[实用新型]热固型复合材料成型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7427.8 | 申请日: | 200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378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清田;陈正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清田;陈正盛 |
主分类号: | B32B3/24 | 分类号: | B32B3/24;B32B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 原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固型 复合材料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固型复合材料,特别是一种热固型复合材料成型品。
【背景技术】
热固性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质量轻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运动器材、自行车车架、安全帽或头盔等各式物品。
使用热固性复合材料制造物品时,主要是将碳纤维、石墨纤维、玻璃纤维等各式纤维材料与树脂结合成为胚料,将胚料置入模具,并施以加温加压处理,即可将胚料成型制得各式不同形状的成型品,在加温、加压的模制过程中,由于胚料会有气体逸出,致使成型品表面形成若干深浅不一的凹洞、孔隙,故需对成型品表面施以研磨加工,藉此消除成型品表面较浅的微细凹洞、孔隙,但在成型品表面形成深度较深、范围较大的凹洞、孔隙时,难以仅藉一次研磨予以消除,故需进行补土作业,将填料填入半成品表面无法以一次研磨消除的深度较深、范围较大的凹洞、孔隙,补土完成后,再进行二次研磨作业,除去溢出凹洞、孔隙的多余填料,视成型品的表面状态,有时需要反覆执行数次的补土及二次研磨作业,成型品表面的凹洞、孔隙始能逐渐消除而趋于平滑。
经过前述处理步骤的成型品,多会根据外观设计,对成型品表面再进行喷漆、漆料研磨、印刷等表面处理制程,经过反覆的喷漆、漆料研磨,消除成型品表面由于补土、二次研磨所残留的微细加工痕迹,使成型品外表展现出光泽、无瑕状态,印刷作业可使成型品外表形成各式色彩或图文,最后再对外表喷涂一层透明漆,藉以提高物品的价值。
以热固性复合材料制造物品,除了单一管状物,可利用机械进行研磨控制外,多数形状的物品,仍旧需要仰赖人工作业进行,尤其是反覆多次的研磨、补土制程,更是消耗大量的人力,致使生产流程缓慢,常常发生延迟事件,难以掌握产能效率,再者,执行研磨、补土制程的人员,其技术及经验严重影响着加工的品质及效率,但此等制程进行时,工作环境的条件不佳,又影响着从事此项工作人员的工作意愿,人员流动率高,技术难以养成、经验不易累积,造成生产效率难以提升,而成为长期困扰相关业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热固型复合材料成型品。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一种热固型复合材料成型品,包括一由热固性复合材料构成的基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胶质层及一由热塑性弹性材料构成的弹性层,其中,该弹性层藉该胶质层贴覆于该基材外部,且该弹性层穿设有微细的贯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基材外部贴覆由热塑性弹性材料所构成弹性层,故而,该基材热固成型后,成型品外表面即已呈现平滑状态,并不需要先对成型品进行补土、研磨等制程修整其外表面,即可直接对成型品进行喷漆、漆料研磨、印刷等表面处理制程。本实用新型可免除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工时的反覆补土、研磨作业,有效简化制程、提高效率,且成型品的品质高;再者,由于该弹性层贯穿设有贯孔,模制成型的过程中,内部空气得以通过该贯孔向外逸散,不致残留于内部形成气室,避免发生基材与弹性层之间形成假性结合现象,有效地提高了该基材与弹性层的结合强度。另外,本实用新型以热塑性弹性材料成型该弹性层,而可藉由该弹性层的弹性,以提高成型品的强度及耐震性。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局部断面示意图;
图2系图1的部份放大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弹性层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弹性层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中各序号分别表示为:
10-基材; 20-胶质层;
30-弹性层; 32-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清田;陈正盛,未经黄清田;陈正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4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熔融金属合金镀槽内的沉浸辊轴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有效散热的LED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