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基排烟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7517.7 | 申请日: | 2009-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587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娄爱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爱娟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F23J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上海市徐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基排烟脱硫装置,尤其涉及以氨为原料从烟气中回收硫氧化物生产硫铵化肥的脱硫装置,属于电力、冶金、环保和化工技术领域,尤其适合烟气脱硫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控制烟道气SO2污染和酸雨污染的典型技术是烟气脱硫,或称排烟脱硫。排烟脱硫技术是采用一种碱性物质为原料,具体采用此种碱性物质的水溶液,洗涤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包括其它酸性物质,转变为硫酸盐,可作为有用的原材料。
专利CN1178735C公开了一种以易挥发弱碱性的氨为原料的脱硫方法和装置,尤其脱硫塔分为氧化段,浓缩段,吸收段,水洗段和除雾段,所用的吸收液为含有氨的吸收液,称为氨法吸收液,脱硫塔中烟气和吸收液逆流接触,而且气液比为2000-5000(体积比,下同),但是实际应用中,此类脱硫塔由于结构过于复杂存在设备易堵塞,脱硫原料氨易挥发浪费,原料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专利CN2790569Y和CN1648049A提出了带有氨回收段的逆流脱硫塔,试图解决氨的损失问题,且气液比降低到200-2000,但实际应用中也仍然由于设备内部构件过多,设备结构过于复杂,具有设备容易堵塞的缺点,因而难以进一步推广应用。CN1887408A也公开了一种逆流氨法吸收液逆流的脱硫塔,尤其是采用不含填料的喷淋空塔,具有某种程度的抗堵塞和结疤的性能,但是,由于其特别设置了一层用于洗涤烟气和脱除水汽和酸雾的填料段,结构仍然略显复杂,且由于水汽是一种气体,且酸雾属于气溶胶都很难通过简单的构件或方法除去,效率较低,气液比为200-2500,液体循环流量过小;且烟气分布不均,液体也容易出现短路的问题;而且还由于喷淋层之间距离设置不合理,导致设备防腐蚀层容易破损的问题。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氨挥发损耗能有效控制,内部构件更少,更具有抗堵塞性,且具有更高传质效率的氨基排烟脱硫装置,尤其脱硫塔,是该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保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新型的氨基排烟脱硫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实际效率不高,设备结构复杂和运行过程存在困难的问题。
为了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氨基排烟脱硫装置,包括圆筒形或方筒形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包括塔体,设置在塔体中部的烟气进口和上部或顶部的烟气出口,烟气进口以上的塔体内为吸收段,烟气进口以下的塔体内为氧化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段和氧化段由两级吸收液循环系统并列连接,所述氧化段内设置有搅拌器和空气鼓泡器,所述搅拌器数量为2至4台,距离所述塔底1.0~2.5m,其搅拌轴从所述氧化段外侧伸入并等距或近似等距地安装在对应塔体的同一圆周上,且侧偏和下偏5~10度角。这样,可以消除脱硫塔底部的固体沉积,甚至结疤板结的问题,且能量利用率高,功率消耗低,同时具有固体悬浮和气液混合和气泡分散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氨基排烟脱硫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每级吸收液循环系统包括一层喷淋器,其设置在所述吸收段内,还包括设置在脱硫塔外的一根吸收液循环管和一台吸收液循环泵;所述喷淋器通过设置在吸收段塔体上的吸收液循环进口连接吸收液循环管,再与吸收液循环泵的出口相连接,吸收液循环泵进口通过吸收液循环管与设置在氧化段塔体上的吸收液循环出口相连接;优选地,下层喷淋器与上层喷淋器相距2.0~6.0m,所述下层和上层吸收液循环管的直径是所述吸收段直径的0.04~0.10倍,并在对应于所述下层喷淋器的吸收液循环管上设置有原料氨进口。
这样设置,使得下层喷淋器的吸收液供给系统和上层吸收液的供给系统互相独立,只在下层吸收液中补加入易挥发性的原料氨,而在上层吸收液中不加入氨,使得下层喷淋器喷洒的吸收液只从烟气中吸收氨同时也吸收二氧化硫,确保高度有效地控制氨逃逸含量;尤其是优化配置的吸收液循环管大小,使得可以提供足够的循环吸收液流量,而不会造成能量的浪费,确保气液接触的有效性和吸收效率;优化的喷淋器间距可以确保烟气和喷洒的吸收液接触时间足够长,确保良好的吸收效率,包括脱氨效率,过低接触时间短,且上一层喷撒的液体会直接冲刷下一层喷淋器,破坏喷淋器支撑器等构件上的防腐层,过高会加大脱硫塔高度,增加投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爱娟,未经娄爱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阻力悬辊磨曲面风道
- 下一篇:氨基排烟脱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