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钎焊式热交换器的钎焊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7520.9 | 申请日: | 2009-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05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孟保粮;陈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8 | 分类号: | B23K3/08;B23K10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峰 |
地址: | 20120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钎焊 热交换器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钎焊式热交换器加工的钎焊托架。
背景技术
在钎焊加工工艺过程中,为保证钎焊质量,待加工工件如车用热交换器(包括散热器、中冷器等)不仅需要辅助工装夹具的支撑,也需要避免相邻工件之间发生粘连、相互磕碰等现象。
现有的钎焊托架往往采用整块不锈钢板通过线切割、激光切割、水切割等加工而成。由于加工量相当大,加工费用就很高昂,同时会有大约40%的材料浪费,所获得的托架的重量比较重。因此现有的钎焊托架具有如下的技术问题:
1、一般重量很重,造成生产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2.尺寸结构基本固定,通用性差,不能适应不同尺寸工件的加工需要求;
3.托架表面积较大,增大了托架在钎焊炉内的热容量,造成很大的能耗;
4.另外,由于托板一般是机加工而成,因此机加工所留的加工痕迹(如线切割目丝痕迹)很容易在钎焊过程中造成托板与热交换芯子发生粘连现象,损坏散热管和散热带,从而造成产品报废;
5.钎焊托架作为热交换器钎焊过程中必备的辅助工装夹具,不断循环于室温和600℃左右的加工温度之间。由于冷热循环的交变热应力作用,很容易造成钎焊托架的整体变形。对变形后的钎焊托架的后续整形作业不仅工作量大也相当困难,影响了流水线的生产效率。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防粘连的钎焊托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粘连的钎焊托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钎焊式热交换器的钎焊托架,包括托架体,及设置在所述托架体上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第一托条及多个第二托条,多个所述第一托条与多个所述第二托条交错布置在所述托架体上形成所述托架体的支撑面。所述第一托条或所述第二托条为不锈钢方管。所述不锈钢方管的棱边正对所述钎焊式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方管型材作为托条。不锈钢方管型材通过焊接固定形成的框架型托架结构简单,与现有技术中利用整块不锈钢板通过机加工获得的托架相比,基本杜绝了材料浪费。由于型材价格低廉又容易获得,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材料成本得以大大降低。
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将不锈钢方管的棱边向上正对工件,因此在托架与工件之间形成了线接触。线接触的好处是接触面小,可以很好地避免托架和芯子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粘连现象,保证了产品质量。
在其他实施中,位于所述托架体四周边缘的各所述支架具有一直立边,各所述支架上的各所述直立边共同形成一高于所述支撑面的第二支撑面。该第二支撑面不仅可以用于进行双层钎焊以提高生产率,也便于在周转时托架自身的堆放、运输。
在其他实施中,在所述托架体的侧向设置有间距板。该间距板可以设置在一侧,也可以设置在两侧,用于在钎焊过程中控制相邻的托架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产品之间不发生碰撞和粘连。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钎焊托架主要包括托架体及设置在托架体上的支撑件。
如图1所示为其一具体实施例,该托架体包括多个支架11、12。为减轻托架的重量,支架11、12均选用厚度较薄的不锈钢片,根据工件自重的分布,设计各支架的分布位置。其中,3个支架11为一组用于支撑一个散热带托条21,5个支架12为一组用于支撑一个芯子托条22。
但由于支架11、12较薄,与工作平台的接触面较小,抗倾覆能力较差,该托架体还包括多个加强连接板13、14。加强连接板13、14分别用于固定连接各支架11、12,使各支架11、12按组成为一体,提高其支撑时的稳定性。
散热带托条21与芯子托条22交错布置在托架体上共同构成支撑件,散热带托条21与芯子托条22的最上层表面形成托架体的支撑面。
参见图2,在具体实施中,芯子托条22(或散热带托条21)选用不锈钢方管,并使不锈钢方管的棱边221正对工件30,即在图2中向上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5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填料阀单元
- 下一篇:设置有干涉测量装置的工业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