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庭餐饮保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7594.2 | 申请日: | 200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543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凯 |
主分类号: | A47J39/02 | 分类号: | A47J39/02;A47G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龙梅 |
地址: | 20043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餐饮 保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家庭餐饮保温装置,涉及一种家居餐饮用具,具体是一种在家庭主、副食的制作及用餐过程中,能始终保持菜肴、汤羹以及馒头包子等主、副食温度的电保温盒式用具。
背景技术
家居炊事及用餐过程中有一件十分矛盾的事,即在环境温度偏低的春、秋、冬季,当菜肴、汤、包子、馒头等主、副食制作出来后,因没有合适的综合保温用具而凉的很快,这不仅使主、副食的口感大打折扣,也对人的肠胃不利,成为家居餐饮中的一大缺憾,目前尚无解决这种需求的合适用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家居餐饮的制作与用餐过程中,能够让菜肴、包子、馒头等主副食始终保持合适的温度,以适合人的口感与肠胃要求的盒式电保温用具。使用该用具还能防落灰、防苍蝇、蟑螂叮爬食物,观感整齐,节约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照人体对食物温度的接受与健康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由保温盒、保温盒内设置的食物容器,以及保温盒底部的电热底板三部分组成,保温盒由盒盖、盒身以及连接两者的铰套和铰轴构成,铰套共设两个,均与盒盖侧面固结,两个铰套的形状为设有凹槽的半球形,铰轴与盒身固结,其两端形状为与铰套凹槽匹配的凸头,凸头与凹槽扣合,使盒盖和盒身合成一体,凸头从凹槽分离,盒盖和盒身分离;保温盒内食物容器按需要排放2~20只,食物容器的形状为方形、长方形、圆形或长圆形;电热底板由内部的散热铝板,以及固定在散热铝板上的发热元件安装槽和发热元件安装槽内的陶瓷发热元件,散热铝板外面围合包有一层不锈钢薄板,不锈钢薄板一侧固定安装电热底板拉手、电量调节器和电源插座,其中电量调节器和电源插座连接,电量调节器通过电量调节器连接线与陶瓷发热元件连接,陶瓷发热元件为市售的半导体PTC陶瓷发热元件。接通电源后,半导体PTC陶瓷发热元件产生的热能,通过散热铝板传导给不锈钢薄板,不锈钢薄板再将热量均匀地散发到保温盒内,使保温盒内的食物容器里盛放的食物温度,在温度较低的季节也都能保持在35~60℃,满足人体对食物的口感和健康要求。
上述保温盒的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八角形、圆形或椭圆形。
上述保温盒内盛放主食与副食的食物容器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排列,是按照保温盒的形状、大小组合与排列紧密为准。
上述保温盒的盒身底部的电热底板是电热底板通过抽拉式安装在保温盒的盒身底部开设的电热底板安装槽中,按需要插入或抽出,使电热底板与保温盒成为活动连接结构。或者保温盒的盒身底部不开设电热底板安装槽,直接将电热底板固定在盒身底部,成为固定式结构。
所述的盒身的侧面壁身是单层或中空双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盒身内的食物容器底部设有热源以及电量调节器,因此,在家庭炊事及用餐过程中,使盒内菜肴、汤、包子、馒头等主副食温度始终保持在35~60℃的合适温度区间,满足人体对食物的口感和健康要求。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盒身下部的电热底板由散热铝板、陶瓷发热元件和不锈钢薄板组成,因此能将热量均匀地散发到盒内,以补充盒内在环境温度较低时的热量散失,维持盒内的食物处在一个适合人体口感的温度范围,并且使用安全。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底板设有高、中、低三档电能调节器,因此,可以按照各季节气候的环境温度进行调节,节省电能耗。
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盒盖和盒身通过凸头与凹槽铰链,因此,既能方便地装合成一体,并轻便地打开或关闭,也能使盒盖和盒身方便地分离,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清洗容易的优点。
5.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底板与保温盒的盒身的连接分成固定式与抽拉式两种,固定式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的优点,抽拉式可将电热底板与盒身装合成一体,也可以与盒身分离开,可以将盛有食物的容器直接放在分离后的电热底板上,可单独进行保温,省掉盒身和盒盖,具有使用灵活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底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1-盒盖;2-铰套;3-食物容器;4-铰轴;5-盒身;6-把手;7-电热底板电插座;8-与电源连接的插头插座;9-电量调节器;10-电热底板拉手;11-电热底板;12-电热底板安装槽;13-散热铝板;14-发热元件与电量调节器连接线;15-不锈钢薄板;16-发热元件安装槽;17-陶瓷发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凯,未经王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5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