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射式多普勒测速实验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7881.3 | 申请日: | 200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51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童培雄;赵在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08 | 分类号: | G09B23/08;G01S15/6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磊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多普勒 测速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教学实验用的实验仪,具体涉及一种反射式多普勒测速实验仪。
背景技术
多普勒效应是由1842年德国一位名叫多普勒的数学家发现的,多普勒效应应用广泛。最常见的多普勒测速。多普勒测速优点是无须把测速仪放在被测物体上,测速非常方便。目前,国内外多普勒效应的实验仪较多,但这些实验仪都把超声波接收传感器放在被测物体上,传感器用导线引出。而超声波接收传感器引出线会对被测物体移动产生影响,且与实际情况下的多普勒测速有差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式多普勒测速实验仪。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反射式多普勒测速实验仪,由小车1、导轨2、半导体激光器3、保护弹簧4、超声波发生器5、信号发生器8、超声波接收器7、硅光电池10、示波器11和挡光片12组成,其中,超声波接收器7与超声波发生器5分别通过固定螺丝6固定于固定架13上,固定架13位于导轨2一端,导轨2两端设有保护弹簧4,避免小车1撞击超声波接收器7与超声波发生器5,或避免小车1冲出导轨2外;导轨2一侧设有半导体激光器3,另一侧设有硅光电池10,半导体激光器3的出光口对准硅光电池10的进光口,硅光电池10连接示波器11,位于超声波收器7一侧的保护弹簧4与超声波接收器7之间设有静止物调节螺丝9,超声波发生器连接信号发生器8,超声波接收器7连接示波器11。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13可在导轨2的一端上、下移动,以改变超声波接收器7与超声波发生器5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中,小车1采用遥控小车。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接收器7不放在被测物体上,采用超声波发射与接收装置静止,通过运动物体的所引起的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多普勒效应)的装置来进行测速。这种测量装置与生活中实际测量装置相同,有真实感。此外,还利用运动物体的反射波与静止物体的反射波叠加所形成的“拍”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移动速度。
使用遥控小车代替运动物体,防止测量过程中受到人体反射波的干扰。遥控小车可以放在导轨上,也可以不放在导轨上测量,导轨两端有弹簧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小车1从远而近驶向超声波接收(发生)器,由于小车(运动)的反射波与周围物体(静止)的反射波叠加后产生“叠加波”,同时被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在示波器上显示“拍”。通过拍频,并利用公式计算小车运动速度。
超声波接收器与超声波发生器一起安装在导轨的左端;导轨两端有保护弹簧;小车为遥控小车;通过运动物体的反射波与静止物体的反射波叠加产生的“拍”来测量小车的运动速度,通过调节螺丝的高低来调节静止物体反射波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无须把测速仪放在被测物体上,测速非常方便。并同时有光电门测速作比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的欢迎。
附图说明
图1是反射式多普勒测速实验仪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小车,2为导轨,3为半导体激光器,4为保护弹簧,5为超声波发生器,6为固定螺丝,7为超声波接收器,8为信号发生器,9为静止物调节螺丝,10为硅光电池,11为示波器,12为挡光片,13为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将下列各部件按图1所示方式连接,该领域技术人员均能顺利实施。
小车1的尺寸长宽高为155mm×70mm×50mm,导轨2的尺寸长宽高为1000mm×100mm×50mm,两根导轨间距80mm,半导体激光器3的尺寸长为25mm,直径为15mm,保护弹簧4的尺寸长为90mm,直径为4mm,保护弹簧4粗细为0.5mm,超声波发生器5长宽高的尺寸为30mm×20mm×20mm,固定螺丝6的尺寸长为13mm,螺纹M4,超声波接收器7的尺寸长宽高为30mm×20mm×20mm,静止物调节螺丝9的尺寸为长为13mm,螺纹M6,硅光电池10的尺寸为16mm×16mm。挡光片12的尺寸为26mm×60mm,两挡光铜丝间距为20mm,固定架13的尺寸长宽高为55mm×53mm×30mm。
在图1中,小车1可放在导轨2上,导轨2左端有超声波接收器7与超声波发生器5。导轨2两端有保护弹簧4。避免小车撞击到超声波接收器7与超声波发生器5,或冲出导轨2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8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