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便标本自动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7887.0 | 申请日: | 200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88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吉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3/48;G01N21/8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09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便 标本 自动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大便标本自动检测仪。
背景技术
大便标本的检测,如大便常规检测和部分大便标本的化学检测,目前所使用的方法都是比较落后的。1)从标本的采集到标本操作检查以及最后的标本废液处理都有引起环境和实验室的污染;2)为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对病人使用的采集标本的棉签、盛放标本的物品都要进行特殊处理,处理的环节越多,发生污染的几率就越高,在检查操作过程中,也很不卫生;3)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报告格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大便标本自动进行定量稀释、检测的检测仪,在检测完毕后可以自动清洗,避免发生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便标本自动检测仪,包括以下部分:自动控制器;稀释装置,用于向大便标本中加入定量稀释液;搅拌混匀装置,用于将稀释后的大便标本搅拌混匀;检测单元,用于对大便标本进行检测;吸样及清洗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接,用于输送大便标本至检测单元,并在检测结束后清洗检测单元和连接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物理检测单元和化学检测单元。
更优地,所述物理检测单元包括显微镜、安装在显微镜上的显微镜摄像头和位于显微镜载物台上的计数池,所述计数池与所述吸样及清洗装置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样及清洗装置包括一吸样针、一稀释液入口,以及连接在吸样针与稀释液入口之间的吸样蠕动泵,所述计数池连接在吸样针与吸样蠕动泵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计数池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电磁夹断阀。
进一步地,所述加样针固定在第一升降架上,所述第一升降架由第一电机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稀释装置包括一个与所述稀释液入口相连通的加样器,所述加样器通过一单向阀与所述吸样针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加样器为注射器式加样器。
进一步地,所述加样器连接在第二升降架上,所述第二升降架由第二电机驱动。
优选地,所述化学检测单元包括一化学检测室,所述化学检测室也连接在吸样针与吸样蠕动泵之间。
优选地,所述化学检测单元包括一化学检测室,所述化学检测室的一端与计数池相连接,另一端与一废液蠕动泵相连接,废液蠕动泵与一废液针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化学检测室与计数池之间设有一电磁夹断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架的下方设有标本盒架。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个与所述标本盒架侧面相对的视频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视频摄像头的上方设有一标本盒识别光电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标本盒架安装在一直线导轨上,所述直线导轨由一步进电机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标本盒架内还包括标本盒。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混匀装置包括一搅拌电机和一可转动的采样勺,所述采样勺位于标本盒内,当第一升降架下降时,所述加样针插入标本盒内,且所述搅拌电机与采样勺同轴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一显示器与所述自动控制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控制器可以控制稀释装置对大便标本自动进行定量稀释,控制搅拌混匀装置将标本混匀,控制吸样及清洗装置将标本通过管道送到检测单元进行检测,并在检测结束后清洗检测单元和连接管道。整个过程完全在较为密闭的管道中进行,减少了与外部接触的环节,降低了对环境和实验室的污染,使用电脑自动进行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便标本自动检测仪的功能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管道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管道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前视方向)。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左视方向)。
图6是一种标本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1、加样器 43、直线导轨
12、稀释液入口 44、规则旋转接头
13、标本盒 51、第一电机
14、计数池 52、第二电机
15、化学检测室 53、步进电机
16、吸样针 54、搅拌电机
17、废液针 61、标本盒架
18、吸样蠕动泵 62、标本盒识别光电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吉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吉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活塞
- 下一篇:取向碳纳米管集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