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电杆热胀冷缩用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7983.5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303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儒;雷鸣;叶德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依埃龙源电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雷鸣 |
主分类号: | H02G5/06 | 分类号: | H02G5/06;H01R1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 玮 |
地址: | 20000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热胀冷缩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高压输变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杆热胀冷缩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transmissionline,GIL)具有输送容量大、布置灵活、与环境相互影响小以及不受灰尘、湿度和覆冰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等优点。适用于恶劣气象环境或廊道选择受限制的电力输送场合。目前,国外生产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一般充气单元都在100-200米,制造单元一般为10-12米。每个充气单元通常由10个左右的制造单元组成。相邻制造单元的导电母线(导电杆)间的连接,多采用动、静插头插接方式。比如有梅花插头、表带插头、弹簧插头、自力型插头等型式。由于热胀冷缩现象,相邻制造单元的导电杆的连接处须留有导电杆热胀冷缩所需的间隙,约10mm左右。为保证每个导电杆轴向相对固定,防止向一端窜动而脱节。一般采用将导电杆一端的绝缘支撑与外壳内壁固定,比如采用挡块或锁紧结构来固定。但这些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导电杆热胀冷缩用连接装置,不但满足导电杆热胀冷缩所需的间隙,而且可以防止相邻GIL制造单元之间的导电杆窜动间隙积累而引起脱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电杆热胀冷缩用连接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欲相接的导电杆的对接端的一动触头和一静触头,所述静触头中心处设有导向销,所述动触头内设有供导向销插入的通孔,所述导向销上依次穿过4片蝶形弹簧片后插入动触头内孔。
所述蝶形弹簧片呈碗状,两片相对组成一个蝶形弹簧片组件。
所述导向销上依次穿过数组蝶形弹簧片组件后插入动触头内孔。
还公开了另一种导电杆热胀冷缩用连接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欲相接的导电杆的对接端的静触头,所述静触头中心处分别设有导向销,所述导电杆热胀冷缩用连接装置还包括一过渡导电杆,所述过渡导电杆内设有供导向销从左右两端插入的通孔,所述导向销分别依次穿过至少两片蝶形弹簧片后插入所述过渡导电杆的通孔两端。
所述蝶形弹簧片呈碗状,两片相对组成一个蝶形弹簧片组件。
所述导向销上分别依次穿过数组蝶形弹簧片组件后插入所述过渡导电杆的通孔两端。
所述静触头上分别设有屏蔽罩,两屏蔽罩之间留有5-15毫米导电杆热胀冷缩用间隙。
所述静触头上分别设有屏蔽罩,两屏蔽罩之间留有10毫米导电杆热胀冷缩用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杆之间的连接装置采用若干碟型弹簧组合,将每个制造单元的导电杆的两端相对固定,既防止导电杆轴向窜动而脱节,又利用碟型弹簧可压缩性保证了热胀冷缩轴向移动的可能性。不但解决了导电杆热胀冷缩和防止脱节的难题,而且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性好,可靠性高,装配简单方便,可有效节约成本,经济效益好。可以用于126~550kV所有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的设计中,以及GIS的母线筒的设计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1的B部放大图)
图中:1-壳体终端单元,2、3-壳体直线单元,4-导电杆,6-动触头,6’-过渡导电杆,7-静触头,71-导向销,72-屏蔽罩,8-碟型弹簧片(或碟型弹簧片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
这种导电杆热胀冷缩用连接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欲相接的导电杆4的对接端的一动触头6和一静触头7,所述静触头7中心处设有导向销71,所述静触头7上设有使电场均匀的屏蔽罩72。所述动触头6内设有供导向销71插入的通孔,所述导向销71上依次穿过4片蝶形弹簧片8后插入动触头内孔。
所述蝶形弹簧片8呈碗状,两片相对组成一个蝶形弹簧片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依埃龙源电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雷鸣,未经维依埃龙源电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雷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9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