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类零部件打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8023.0 | 申请日: | 200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4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行;曹银平;蓝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02 | 分类号: | B26F1/02;B26F1/14;B26D7/26;B26D7/02;B26D7/00;B26D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丹莉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零部件 打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孔器,尤其涉及一种橡胶类零部件打孔器。特别用于冶金炼焦业输送部门。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炼焦单元煤焦处理区域皮带输送机系统中,设有不少导料槽。为提高导料槽的密封性能,避免被输送物料在导料槽部位扬灰造成环境污染,在导料槽内相应部位装有裙板。
一般,裙板由8-15mm的橡皮加工而成,以螺栓压条固定在导料槽内,工人通常用废弃的皮带作为裙板的加工原料。在裙板安装之前,必须在裙板上合适部位加工出螺栓孔,如图1所示。但不同的导料槽,不同的裙板1’安装部位螺栓固定孔2的间距不同,因此裙板1′属于非标准件。
所以,对于裙板1′上螺栓固定孔2′的加工,工人通常采用如图2、3所示的钻头3′,并通过榔头4′敲打,在裙板1′相应部位加工出螺栓的固定孔2′。该种打孔方法,操作不便,加工难度较大,同时在使用钻头打孔时,需要用手握着钻头,很容易发生榔头敲伤手的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是手工加工,加工的效率慢,加工出来的固定孔2′大小也存在偏差。
显而易见,这种加工技术的缺点是:
1.操作不便,加工难度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2.加工的效率慢,加工出来的固定孔大小存在偏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类零部件打孔器,其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也提升了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通过借鉴打孔机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类零部件打孔器,包括一底座,其上竖直设置一固定支架和一钻杆,底座上设有一供钻杆通过的通孔,位于钻杆下端部,一手柄压杆枢接于固定支架且压接钻杆,还包括
一钻杆固定套,套于钻杆外,且与底座固定连接,钻杆在钻杆固定套内上下滑动;
一弹性元件,套在钻杆和钻杆固定套之间,其产生的弹性力使钻杆复位;
一操作台,固定于底座的下方,操作台与底座之间远离通孔的位置垫有垫料。
优选地,橡胶类零部件打孔器还包括一环形内套,固定于底座上,且空套在钻杆下端,钻杆固定套套在环形内套外侧,且螺纹连接。
优选地,橡胶类零部件打孔器还包括一凸台,设置于钻杆中部;所述弹性元件为一弹簧,设置于凸台与环形内套之间。
优选地,所述钻杆固定套上端面设有一内缩孔,钻杆的凸台直径大于内缩孔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的钻杆的刀口为斜切刀口,钻杆下部切向设有一出料槽,其与刀口的位置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钻杆顶部是圆弧顶面,手柄压杆下底面与钻杆压接的位置设有圆弧型凸起。
优选地,所述底座、垫料和操作台之间通过若干固定螺栓定位,垫料衬在钻杆的一侧,所述操作台与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一通孔。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底面设置若干压紧螺杆。
优选地,所述压紧螺杆上部是方形结构,底部为平底凸台结构,所述底座下底面配套压紧螺杆的螺纹孔下部设有凹槽,凹槽尺寸与压紧螺杆的平底凸台匹配。
优选地,所述的压紧螺杆分布在底座通孔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操作方便,加工容易,减少了安全隐患。
2.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加工出来的固定孔大小接近统一。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裙板的示意图。
图2为钻头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加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钻杆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标号:
[1′]裙板 [2′]固定孔 [3′]钻头 [4′]榔头
[1]操作台 [2]底座 [3]固定螺栓 [4]压紧螺杆
[5]环形内套 [6]钻杆固定套 [7]弹簧 [8]钻杆
[9]固定支架 [10]销子 [11]手柄压杆 [12]橡胶垫片
[13]支撑脚 [14]凸台 [15]出料槽 [16]刀口
[17]内缩孔 [18]凹槽 [19]螺栓 [20]通孔
[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8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砟轨道板模具侧模板与端模板组合结构
- 下一篇:己二酸氩硝废气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