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状感温火灾探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8484.8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257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舒 |
主分类号: | G08B17/04 | 分类号: | G08B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立维 |
地址: | 200126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火灾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具体说来是涉及一种管状感温火灾探测器。
背景技术
管状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在出现温度升高时,探测管中气体膨胀,压力增大来进行监控的。管状感温火灾探测器分为两代:膜盒式管状感温火灾探测器和气囊式管状感温火灾探测器。第一代的膜盒式管状感温火灾探测器是通过一个金属膜盒延伸出100米探测管,由于环境温度的升高使密闭探测管内气体膨胀,气体的膨胀造成膜盒一端表面鼓起,鼓起到一定程度后与上方的金属片相碰,发出一个触点信号,代表温度有变化,可能发生了火灾。此种膜盒式管状感温火灾探测器无故障检测功能,对于探测管是否为密闭状态无法判断,当探测管损坏出现漏点,会导致探测管内压力升高缓慢甚至不升高,此时该系统则无法检测出火灾的发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而第二代的气囊式管状感温火灾探测器,其内部增加了一个金属气囊,通过对金属气囊的挤压向探测管内注入气体,再用压力表检测其压力变化,以判断探测管是否完好。但由于气囊的体积较小,注入探测管内的压力低,只能检测出开放式泄漏,当探测管只是轻微泄漏时,这种系统几乎是无法检测的,同时,该系统故障检测的火灾监测使用的是同一压力表,所以探测管长度受到限制,最长仅为200米,不利于该系统的广泛使用。同时检测时间也长达10分钟以上,严重干扰了火灾监测的持续性,还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良好的管状感温火灾探测器,该探测器使得故障的检测和火灾的监测完全分离、互不干扰,既增加了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又增加了火灾监测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管状感温火灾探测器,该探测器有:管状探测管、电子电路处理器、故障检测单元和火灾监测单元,所述管状探测管外端设一末端封,所述故障检测单元和所述火灾监测单元通过一两位三通切换阀与管状探测管连通;
所述故障检测单元有空气增压泵、第一压力传感器和一常闭阀,所述常闭阀同时与管状探测管、空气增压泵、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电子电路处理器连接;
所述火灾监测单元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一常开阀,所述常开阀同时与管状探测管、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电子电路处理器连接。
其中,所述故障检测单元中各部件通过三通接头和连接管互相连接;所述火灾监测单元中各部件通过三通接头和连接管互相连接;所述空气增压泵是电机带动式空气增压泵;所述压力传感器是微压式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状感温探测器,使得故障的检测和火灾的监测完全分离、互不干扰,既增加了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其最小可检测到0.1mm直径的漏点,又增加了火灾监测的灵敏度,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增压泵使得管状探测管的使用长度增加了10倍,最高可为2000米,故障检测时间最长不超过40秒,使得管状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常开阀的设置,当系统处于故障检测程序时,如果忽然断电,可通过常开阀将管状检测管中的气压卸去,避免损坏第二压力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状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状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工作流程图。
其中:1.管状探测管;11.末端封;2.故障检测单元;21.空气增压泵;22.常闭阀;23.第一压力传感器;3.火灾监测单元;31.第二压力传感器;32.常开阀;4.电子电路处理器;5.三通接头;6.连接管;7.两位三通切换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市售购得如下所需各部件,制备时,在管状探测管1的外端设一密封性好的末端封11,使管状探测管1形成一相对密闭的空间,故障检测单元2包括空气增压泵21、第一压力传感器23和常闭阀22,常闭阀22通过三通接头5和连接管6同时与管状探测管1、空气增压泵21、第一压力传感器23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23与电子电路处理器4连接,火灾监测单元3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31和常开阀32,常开阀32通过三通接头5和连接管6同时与管状探测管1、第二压力传感器31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31与电子电路处理器4连接,故障检测单元2和火灾监测单元3通过两位三通切换阀7与管状探测管1连通。
上述结构完成后,工作时,如图2流程图所示,程序启动,两位三通切换阀7将探测器的工作状态切换至故障检测程序,此时故障检测单元2工作,首先,空气增压泵21向管状探测管1进行一定时间的增压后停止,接着第一压力传感器23工作,判断管状探测管1内是否出现压降,如果有压降,则启动故障报警;如果无压降,常闭阀22启动为开阀状态,对管状探测管1进行卸压,将管状探测管1中压力减至与外界正常环境同压力时,常闭阀22回复关阀状态,两位三通切换阀7将探测器工作状态切换至火灾监测程序。第二压力传感器31工作,判断管状探测管1内是否出现压力变化,如果有变化,则启动火灾报警;如果无变化,持续进行监测,当达到预先设定的监测时间,两位三通切换阀7再次将探测器工作状态切换至故障检测程序。程序启动状态下,故障检测程序和火灾监测程序交替进行。若当探测器的工作状态为故障检测程序时,突然断电,常开阀32可以将管状检测管1内的高压卸去,以防因故障检测而注入的高压气体损坏第二压力传感器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舒,未经李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84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