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水、消臭、卫生、环保马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8554.X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1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明 |
主分类号: | A47K11/00 | 分类号: | A47K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水 消臭 卫生 环保 马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厕所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无水、消臭、卫生的环保马桶。
背景技术
抽水马桶的推广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人类文明的一大成就,但是现有的马桶耗水量大,日常用水量的一半被它耗掉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由于气候变化与用水不当,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因此,开发无水马桶对节约用水,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粪便也是重要的资源,它可以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它又是良好的有机肥料。但是,抽水马桶将粪便通过城市管道,排入了江河大海,这不仅是浪费,同时也污染了大自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无水、消臭、卫生、环保马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水、消臭、卫生、环保马桶,它由密闭马桶的桶体、排气管、密闭粪池、抽粪管等部分组成。桶体上部有桶盖,桶盖下面连接桶圈,桶圈上配合有密封垫圈;桶盖前部连接有密封搭扣。桶体底部通过桶座连通密闭粪池,抽粪管的一端插入粪池底部,抽粪管另一端伸出室外。马桶的桶体旁安装有通至房顶的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用于平房也适用于楼房,甚至适用于高楼。适用于城市,更适用于广大农村,适用于缺少清洁厕所的地区。据世界厕所组织2008年11月19日的数据显示,全球有26亿人缺乏清洁厕所。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大大节约用水,改善厕所卫生条件,利于环保和资源的再利用。
同时,过去因粪便无法实现大量收集,因此不可能工业化建立粪便处理厂,而只能在农村土法上马制成沼气与肥料。现采用本实用新型无水马桶,有了专用粪便车,粪便收集问题就可以解决,实现粪便的工业化处理。粪便不仅能加工成燃料、有机肥料,人粪尿也是一种未被充分利用的有机资源,进一步可以开发出多种有用生物制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环保马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马桶与粪池、抽粪管和排气管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1、桶体,2、桶座,3、桶盖,4、桶圈,5、密封填圈,6、密封搭扣,7、排气管,8、粪池,9、抽粪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马桶包括桶体1、桶座2、桶盖3、桶圈4。桶体1用陶瓷制成,内外壁光滑,内壁用疏水材料处理,使小便能不沾表面滑入圆形出口。桶体1下方的出口呈圆形,该设计使人的肛门对准马桶圆形出口中心,圆形出口足够大(约20公分),绝大多数场合,粪掉下时可不碰到桶壁。
桶体1的表面上有凹槽,它镶有密封填圈5。桶体1前方有二个凸起,凸起带有圆孔,以便安装密封搭扣6。桶体1后方有二个垂直小孔,以便安装桶盖3。桶体1安放在桶座2上,用密封胶将接口密封。桶座2呈圆柱形,用金属制成安装在建筑预留孔的中心,并与地面密封。桶盖3与桶盖4的结构与常用抽水马桶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二者中间, 嵌有密封垫圈5,桶盖3的前端呈钩状,使密封搭扣6方便地钩上。
密封搭扣6利用杠杆的作用,将密封搭扣6上方套在桶盖3的前端,将密封搭扣6向下压,使搭扣搭上,同时使马桶密闭,反之则可将桶盖打开。
排气管7装在马桶旁,直通房顶,平时粪池的臭气通过自然排风,排出屋顶上方的空气中。排气管7装有排气风扇(风大的地方,或农村为了节省费用可以不装)。使用马桶时,首先打开排气风扇,使马桶成为负压,使臭气不会从马桶上方冒出。然后打开桶盖3进行大小便,便后盖上密封桶盖,关闭排气风扇。
粪池8可根据房屋结构,设计成圆形或方形。要求密闭耐久不泄露,材料采用水泥、陶瓷、不锈钢、玻璃钢都可以。大小根据马桶的数量,粪池8圆形的底部可设计成碗型,方形的底部可设计成斜面,以便于抽粪管9进行抽粪。
抽粪管9的一头通向粪池8的底部,一头通向室外。通向粪池8的管子采用工程塑料管,通向室外的管子采用钢管。室外的抽粪口用螺旋盖密封,待抽粪车来到时打开,使它与粪车的软管接上进行抽粪。抽粪完毕后,抽粪车将阀门转换成冲水,用少量水就可将抽粪管4的内壁冲洗干净。
[0017]卸下粪车上的抽粪软管,盖上螺旋密封盖,抽粪即可在不外漏一点粪便的情况下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明,未经方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85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冷识别方法和过冷设备
- 下一篇:信息处理装置、调度器及调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