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向大型圆柱体表面包覆环氧丝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8796.9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9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陆正元;吴夏铭;许峰;朱俊杰;陈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B62B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涛 |
地址: | 20012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型 圆柱 体表 面包 覆环氧 丝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包覆防腐材料的设备,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向大型圆柱体表面包覆环氧丝带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造船业对水下件的防腐有明确要求,要求船舶水下件如艉轴、舵杆包覆环氧材料,确保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以增加船舶的安全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现有的技术中,环氧材料的包覆是以手工将浸润环氧液体的玻璃丝带一层层地贴附在工件表面的,贴附丝带要求达到规定厚度。这种生产方式效率低,环氧液体浪费严重,尤其对操作人员伤害严重,施工后表面成型差,无法满足当今高效率、高要求的造船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向大型圆柱体表面包覆环氧丝带的新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确保在大型圆柱体缠绕防腐材料时操作简单,可以连续施工,并且节约材料、省时省力。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向大型圆柱体表面包覆环氧丝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小车本体、环氧液体存放槽和丝带导向浸润部件,小车本体的前端设有控制丝带位置高低的调节托架,后端设有玻璃丝带转动架,中部为敞口的箱体以放置所述的环氧液体存放槽;所述的丝带导向浸润部件由平板、支撑柱和导向轮组成,所述的支撑柱固定于平板的一个面上,支撑柱的顶端为导向轮;所述的丝带导向浸润部件倒扣于小车本体上,所述的支撑柱伸入至环氧液体存放槽内使导向轮浸入至液面以下;所述的玻璃丝带转动架上设置的丝带卷伸出的丝带穿入至小车本体内,绕过浸入环氧液体的导向轮,由调节托架伸出小车本体外。
为了向环氧液体存放槽倒入环氧液体方便,同时也可以接收滴下的环氧液体,在所述的小车本体前端的控制丝带位置高低的调节托架下部设有环氧液体注入和回收托盘,该环氧液体注入和回收托盘的端口延伸至所述的环氧液体存放槽顶部。
所述的调节托架位于小车的前端上方,则玻璃丝带可以斜向上缠绕到大型圆柱体上。
所述的玻璃丝带转动架位于小车本体的后端下方,靠近玻璃丝带转动架的中部箱体上设有容纳玻璃丝带进入的通孔。
为了便于清理环氧液体的残渣,并节省环氧液体,所述的小车中部箱体底部和环氧液体存放槽内均垫有铝箔,同时还可以在环氧液体注入和回收托盘底部均垫有铝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小车本体、环氧液体存放槽和丝带导向浸润部件的组合即可完成将玻璃丝带浸泡环氧液体的工作,并且可以协助完成向大型圆柱体上缠绕的工作,较先前的手工操作具有施工操作简便,节约施工材料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利用小车作为整个装置的支撑部件,使得施工人员可以坐在小车上进行操作,持续地将整卷玻璃丝带浸泡环氧液体后缠绕到大型圆柱体上,同时小车可以沿着大型圆柱体进行前进,确保缠绕顺利,这样可以保证连续施工,且施工质量较原有技术大大提高。
3.由于采用了浸泡的方案,并且可以将浸泡环氧液体滴下的部分回收,可以大大节约环氧液体的用量,适应了当今高效造船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向大型圆柱体表面包覆环氧丝带的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向大型圆柱体表面包覆环氧丝带的装置中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向大型圆柱体表面包覆环氧丝带的装置中丝带导向浸润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向大型圆柱体表面包覆环氧丝带的装置的施工状态图。
1-小车本体 2-环氧液体存放槽 3-丝带导向浸润部件
4-环氧液体注入和回收托盘 5-玻璃丝带卷 6-玻璃丝带
7-大型圆柱体 11-调节托架 12-玻璃丝带转动架
31-平板 32-支撑柱 33-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向大型圆柱体表面包覆环氧丝带的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先请看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向大型圆柱体表面包覆环氧丝带的装置的整体结构图。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用于向大型圆柱体表面包覆环氧丝带的装置主要部件包括小车本体1、环氧液体存放槽2和丝带导向浸润部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87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