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风管分流可调式均匀送、回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9253.9 | 申请日: | 200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35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喜平;王晓保;宋洁;龚伟;时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淮亩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F24F11/02;F24F1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美英 |
地址: | 200092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管 分流 调式 均匀 回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量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地铁或建筑物环控系统和空调通风系统中的长风管分流可调式均匀送、回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地铁或建筑物环控系统和空调通风系统中较多地采用长风管送、回风方式,如图1所示,长风管由数个形状完全相同、由总风管、直通支管接口和旁通支管接口构成的三通风阀的阀体连接而成,阀体由互连的总风管和直通支管接口构成,由于进入总风管的气流风量的流向与支管内部的压力、吸力相关,由外界压力驱使送入的气流风量通常在行进途中无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基本上为直线运动,因而致使大部分的气流风量流向直通支管,只有极小部分的气流风量在旁通支管上存在的内部静压作用下转折流向旁通支管,且由于在阀体内部没有气流分配控制装置,即使在各旁通支管内的静压相同的情况下,当进入的气流风量动压较大时,往往近尾端部的旁通支管的得风量大于近前端部的旁通支管的得风量,而当进入风量的动压较小时,往往是近前端部的旁通支管的得风量大于近尾端部的旁通支管的得风量,所以,这种传统结构形式的长风管内各旁通支管的得风量是不均匀的,因而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为了改善长风管内各旁通支管得风量不均的状况,业界积极探索,近几年来出现了下列三种结构改进措施:其一如图2所示,在保持旁通支管接口横截面积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逐级缩小三通风阀上由总风管和直通支管构成的阀体横截面积尺寸,以保持长风管内的气流速度和气流动压基本不变,从而确保每级的旁通支管获得基本相近的气流风量,但在实践中发现,由于空气动压在接近尾端部几级的旁通支管接口时会自动转化为静压,因而无法实现均匀送回风的目的;其二如图3所示,在保持长风管横截面积尺寸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逐级增大旁通支管接口的横截面积尺寸,其目的是要克服气流风量在长风管内的动压越接近尾端越小的弱点,以通过逐级增大旁通支管接口横截面积尺寸的方法确保每级旁通支管的进回风量基本相近,但在实践中发现,由于长风管内的动压在不断变小,事实上也很难控制,实现的难度很大,而且这种结构形式长风管的材料投入和加工成本均很高,因而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均差;其三如图4所示,在每级每个旁通支管的接口部位上均增加设置调节阀,工作时采取逐级调节控制阀门开启度的方法使各旁通支管的得风量趋于相近,但在实践中发现,由于任何一个调节阀的风量调节都会导致长风管内全压的变化,从而导致影响其他已调节好或还没调节过的旁通支管的得风量,因而不仅操作时废时、废力,而且也很难实现均匀送回风的目的。由上可见,无法实现均匀送、回风是现有结构形式的长风管送回风工作过程中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着建筑物环控系统和空调通风系统的工作质量,很有加以研究克服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长风管送回风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能确保向各旁通支管均匀送回风的弊端,提供一种长风管分流可调式均匀送、回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长风管分流可调式均匀送、回风装置是这样的:首先对传统的由数个由总风管、直通支管接口和旁通支管接口构成的三通风阀的阀体连接构成的长风管上所设置的三通风阀的数量和起始级三通风阀的总风管横截面积尺寸计算出每级三通风阀上的旁通支管允许分配到的平均分流风量的比例横截面积尺寸,并将此作为每级额定分流风量的比例横截面积尺寸,然后采用具有分流调节功能的风量分流三通阀取代传统的三通风阀,并按所述的每级额定分流风量的比例横截面积尺寸作为每级风量分流三通阀进行分流调节控制流向本级旁通支管风量比例横截面积尺寸的依据,同时也作为各级阀体逐级缩小横截面积尺寸的依据,使前一级阀体的总进风量比例横截面积尺寸在扣除由该级的风量分流三通阀分流调节控制流向旁通支管的额定分流风量的比例横截面积尺寸后由直通支管接口输出的气流风量的比例横截面积尺寸等于后一级阀体总风管的流入气流风量的比例横截面积尺寸,从而使流经长风管内各级节能型风量分流三通阀总风管接口交接处的风速和动压趋于一致,并确保长风管上各旁通支管的得风量趋于相近,实现均匀送、回风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淮亩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淮亩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92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