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混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9426.7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760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木清;沈海平;周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木清;沈海平 |
主分类号: | F21V13/00 | 分类号: | F21V13/00;F21V7/10;F21V5/08;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磊 |
地址: | 200434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混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学设计领域,有时需要将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混合,从而得到比较均匀柔和的漫射出光。比如在设计以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的灯具时,由于LED自身发光面积小,如果不加以控制,往往会形成较强的眩光,让人产生不舒适的感觉,这也是LED在照明领域应用时所遇到的问题之一。解决的方法一般是用在LED前面放置混光元件进行混光,从而产生一个发光面积相对较大的面光源,有效减少眩光效应。
混光元件一般由毛玻璃或乳白玻璃或亚克力制作而成,其反射损失一般较大,透射率较低(在70%以下),直接使用混光元件混光往往会大大降低系统的出光效率,因此实现均匀混光与得到高出光效率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对灯具效率和眩光控制要求都较高的LED灯具设计领域,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混光方法出光效率低的难题,提供一种高效混光装置,在实现均匀混光的同时得到较高的出光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效混光装置,包括光源1,反射器2和混光器3,反射器2呈“ㄈ”字型结构或者呈“(”字型结构中任一种,“ㄈ”字型结构的反射器2由两个内表面和一个后表面连接组成,“(”型结构的反射器为一凹面,混光器3的两端分别连接反射器2两端,构成密闭的框架结构,光源1位于反射器2的后表面或凹面;光源1的出光口对准混光器3,其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通过混光器3射出,一部分经反射器2反射后通过混光器3射出,其余部分经反射器2和混光器3之间多次反射后通过混光器3射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反射器2的内表面镀有银膜、铝膜或介质高反膜中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混光器3的材料为毛玻璃、乳白玻璃或亚克力中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源1为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使用了一个具有高集光效率的反射器2,将光源1发出的光和混光器3的反射光重新收集,并再次通过混光器3,因此可大大减少混光器3的反射损失。系统的出光效率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新颖,既能达到将出射光混合均匀的目的,又能实现较高的出光效率,解决了现有混光方法出光效率低的难题。本实用新型也可应用于使用其他光源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示。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示。
图中标号:1为光源,2为反射器,3为混光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木清;沈海平,未经刘木清;沈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9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板连接器插头及其子模块和插头母座
- 下一篇:蓄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