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加工L形角环的防变形工艺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9673.7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037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蔡振铭;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美英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形角环 变形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轮机高压内缸与高压缸第一级静叶环之间的连接零件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工装,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工L形角环的防变形工艺环。
背景技术
L形角环1是汽轮机高压内缸5与高压缸第一级静叶环6之间的连接零件。(见附图1)。L形角环1的特点是外圆直径大、内外圆直径之差小、厚度薄、表面粗糙度Ra值小、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并有四处需要进行焊接司太立合金。而司太立合金的特点是具有较高耐磨损性能,极好的高温强及耐腐蚀性能。为此造成了对该类零件的焊接及加工中极易变形,尺寸精度很难保证。为了防止该类零件的加工、焊接产生的大变形,如何控制该类零件的制造质量及制造精度,将是一个很大的工艺难题,业内人士必须针对该特殊零件设计一种工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加工L形角环的防变形工艺环,它能解决L形角环的工艺制造精度和制造质量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加工L形角环的防变形工艺环,它是具有有效厚度并具有内孔的圆环,一表面为光面,另一表面上开设一与L形角环同心的环槽,该环槽的内圆直径与所述L形角环的内圆直径相等,并且该环槽的宽度与所述L形角环水平部的宽度匹配,深度与所述L形角环水平部的厚度匹配,在圆环的外周面上并且在圆环的同一直径线上对称地设有两个径向的窄槽,该两窄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圆环外周面到所述环槽内圆之间的距离,宽度为1~2mm,所述圆环表面还在所述环槽的内外侧均布地设有若干螺孔。
本实用新型的L形角环的防变形工艺环设计合理,应用方便,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各种大规格圆形结构及厚度比较薄的L形角环的加工,使用该防变形工艺环,可靠地保证了该类零件的焊接变形,提高了该类零件的加工质量,从而能更有效地保证设计要求和产品的质量要求,无需添置其他附加的工装,完全可以防止该类零件加工、焊接产生的大变形,成功地解决了L形角环的工艺制造精度和制造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L形角环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L形角环的截面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加工L形角环的防变形工艺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L形角环的毛坯件焊接在本实用新型的防变形工艺环上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2,L形角环1的高度为B,内圆直径为D11,外圆直径为D12,水平部10的外圆直径为D13,水平部10的宽度K10=D13-D11,水平部10的厚度为A。在L形角环1的内圆周面上有三处堆焊有司太令合金11、12、13,在L形角环1的水平部10的下底面上有一处堆焊有司太令合金14。
再请参阅图3a和图3b,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加工L形角环的防变形工艺环2,它为一具有有效厚度并且中心开有20的圆环,它的一表面为光面,另一表面上开设一与安装孔20同心的环槽21,该环槽21的内圆直径D21与L形角环的内圆直径D11相等,并且该环槽21的宽度K21与L形角环水平部10的宽度K10匹配,深度S21与L形角环水平部10的厚度A匹配,在圆环的外周面上并且在圆环的同一直径线上对称地设有两个径向的窄槽22,该两窄槽22的深度S22大于或等于圆环外周面到环槽21内圆之间的距离,宽度K22=1~2mm,圆环表面还在环槽21的内外侧均布地设有若干螺孔23。
再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加工L形角环的防变形工艺环的使用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96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线切割机的清洗水循环利用装置
- 下一篇:金刚石制品节块的自动装料和脱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