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动离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9848.4 | 申请日: | 200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001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祁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阳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1/00 | 分类号: | B41F11/00;B41F3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109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 离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离合装置,用于多功能复合印刷机印刷单元,属于印刷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多色组印刷中,由于印刷色组比较多,而各种印刷产品需要不同的印刷工艺来调整其色彩及印刷质量,这时就需要一台能够各色组灵活换位的印刷机来印刷了。因为印刷方式有很多,包括胶印,凸版,柔版,凹版,丝网等各种印刷工艺,在进行交换的时候他们的驱动方式及速度都有很大的区别,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设计能够互换的印刷头底座装置,而且更需要考虑到他的传动的兼容性。对于传动来说,不仅要考虑到其传递的功率是否能满足印刷的需要,而且更要解决的是其减速比是否能满足所有印刷装置的需要。在能够兼容各种印刷方式后,我们需要尽量简化这套装置,并提高他的自动化程度,使其操作起来更简便快捷,使工作时间进一步缩短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现有的印刷部传动大多为主电机通过齿轮或者带轮来带动印刷部运动,调速必须根据主电机的转速来控制,比较麻烦,且离合机构主要靠手动拨动拨杆来调整齿轮的啮合和脱离,工作没有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离合装置,以实现各色组灵活换位。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传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法兰,法兰连接羽子板,羽子板上固定有轴座,轴座上分别设有大轴承和小轴承,大轴承和小轴承外侧分别设有大齿轮和靠环,大齿轮和靠环分别固定连接中齿轮,轴座的一端固定有端盖;
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气缸座,气缸座上固定有摆动气缸,摆动气缸的气缸头固定连接传动销,传动销固定连接羽子板;
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L型气缸座,L型气缸座上固定有锁紧气缸,锁紧气缸的气缸头固定连接摆臂,摆臂固定连接锁紧螺丝,锁紧螺丝经由羽子板上的腰型孔固定连接底座;
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伺服齿轮,伺服齿轮连接大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靠环的外径等于中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在进行各印刷色互换时。操作人员按下按钮后,PLC发出指令使锁紧气缸产生动作:松开锁紧螺丝,这样羽子板便被松开,可以进行活动。接着PLC会再次自动发出指令使摆动气缸产生动作,通过传动销拉动羽子板,使按装在羽子板上的大齿轮与印刷头底座装置上的传动齿轮脱开后,PLC会再次发出指令使锁紧气缸动作重新锁紧羽子板。这时便可将原先安装在这个色组上的印刷头底座装置抽出。然后将新的印刷头底座装置推入到位锁紧后,便可按下操作按钮使PLC发出指令使锁紧气缸产生动作:松开锁紧螺丝,这样羽子板便被松开,可以进行活动。接着PLC会再次自动发出指令使摆动气缸产生动作,通过传动销拉动羽子板,使按装在羽子板上的大齿轮与印刷头底座装置上的传动齿轮重新啮合后,PLC会再次发出指令使锁紧气缸动作重新锁紧羽子板。因为靠环的外径等于中齿轮的分度圆直径,而各印刷头底座装置上也有同样的靠环装置,所以各齿轮均能准确啮合,使运转更平稳。这样整套更换色组动作便完成了。因为采用了伺服电机所以其速度可调,完全能满足不同印刷方式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了伺服电机直接带动,省略了中间环节,简化了机械传动;使用了由气缸带动的自动离合机构,大大简化了工作流程,使工作更有效率;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强,成本较低,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整套印刷头底座装置的更换,单人便可操作,工序简单操作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传动离合装置结构断面图;
图2为大齿轮脱开状态图;
图3为大齿轮啮合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传动离合装置结构断面图,所述的传动离合装置由伺服电机1,轴座2,大轴承3,大齿轮4,中齿轮5,靠环6,端盖7,小轴承8,传动销9,气缸座10,锁紧螺丝11,摆臂12,铜套13,L型气缸座14,底座15,羽子板16,法兰17,伺服齿轮18,锁紧气缸19和摆动气缸20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9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槽沟管
- 下一篇:新型直燃三效机排烟热量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