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吸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9948.7 | 申请日: | 200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597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玻乐机械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02 | 分类号: | B66C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80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吊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吊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吸吊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玻璃生产、加工行业和幕墙等行业发展非常迅速,所生产或加工玻璃的面积越来越大,重量也越来越重,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成品速度也越来越快。势必,用于玻璃搬运,起吊的吸吊机的安全性能也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玻璃吸吊设备而言,吸附后起吊过程中,由于吸盘发生漏气现象,导致玻璃与吸吊机吸盘之间脱落发生危险,甚至是操作人员伤害事故是最危险的情况。现有传统的吸吊设备通常采用在每个与玻璃直接接触的吸盘里安装一个截止阀来解决吸盘的漏气现象。如示图1所示,现有的吸吊设备包括真空泵、主框架、气缸、截止阀和吸盘等,其工作原理是,一但某个吸盘发生漏气现象,截止阀立即截断漏气吸盘的气路,从而防止其它正常吸盘也发生漏气。此方式是通过牺牲漏气吸盘的吸附工作能力来保证其它正常吸盘的吸附工作能力,但这种方式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如图2所示,一台吸吊机有4个吸盘,每盘最大吸重100KG,整机最大吸重400KG,当玻璃被吸附后,起吊在半空,突然一个吸盘发生漏气现象(虚线代表吸附能力的尚失),截止阀开始工作,截断其气路,虽然保证了其它三个吸盘的正常工作,但实际上确实损失了漏气吸盘的100KG吸附能力,也就是说,原来最大安全吸附400KG,在截止阀工作后,变成了最大安全吸附300KG,这在吸吊过程中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导致吸附能力达不到要求,玻璃脱离的情况发生;同时,截止阀关闭漏气吸盘后,也将会导致吸附面积的减小和吸附重心的突然失衡,玻璃将有可能由于自身重力而折断损毁,造成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生产单位自身经济的双重损失。
因此,如果采用传统截止阀解决漏气的方式,将会损失漏气吸盘原有的工作能力,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也将给生产、加工和安装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玻璃吸吊装置,其能迅速恢复漏气吸盘原有的吸附工作能力,使原有生产、加工和安装工作可以继续,排除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玻璃吸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顺序连接的控制模块、真空装置、吸附系统,控制模块通过电路与真空装置连接,吸附系统通过气路与真空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分配器、过滤器和直流电机,直流电机、分配器和真空泵通过电路连接,真空泵和过滤器通过气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真空装置的分配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附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气囊、主框架和吸盘体,吸盘体通过气管连接到主框架上,气囊通过气路与真空装置中的过滤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为真空负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与吸吊机气路相连接的一个传感器,感知吸盘漏气现象的发生,从而控制真空泵的启动,当吸盘发生漏气现场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补抽气,保证或恢复漏气吸盘的正常吸附工作能力,以达到安全、可靠的吸附和起吊要求,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加工单位的财产不受意外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玻璃吸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吸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吸吊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控制模块、真空装置、吸附系统,其中真空装置由真空泵,分配器,过滤器和直流电机组成,直流电机、分配器和真空泵通过电路连接,真空泵和过滤器通过气路连接。控制模块通过电路与真空装置连接,控制模块主要由一个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构成,该传感器为真空负压传感器,传感器和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与真空装置的分配器连接。吸附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气囊、主框架和吸盘体,吸盘体通过气管连接到主框架上,气囊通过气路与真空装置中的过滤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玻乐机械五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玻乐机械五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99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