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的松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0085.5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077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47/04 | 分类号: | D05B4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 云 |
地址: | 201206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的松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气压控制压线盘,以控制释放、保持或变换针线张力的缝纫机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使用总合送料缝纫机运用在缝制皮件等缝纫作业上,在车缝不同厚度料件,或者车缝料件成品的不同部位,或者遇到叠合皮料层数增加产生不同厚度时,需要交替地控制使针线调整在不同的张力,以达到理想的缝迹质量。
为达到这一目的,目前现有的缝纫机松紧线装置如公开号为CN1600932、名称为《缝纫机紧线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其包括装有第一紧线器和第二紧线器的撑板,该紧线器在针线的拉紧载荷可以被消除。为此,放松杆与撑板铰接,它可以移动以抵接在紧线器的松线销上。并借助一个电磁铁产生掣动以使通过放松杆沿着枢转轨迹以分开的步骤枢转,抵靠第一紧线器然后接触第二紧线器。
然如上述现有构造的缝纫机松紧线装置,当使用者在实际的使用操作上,却仍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1、因为上述现有构造是由两个电磁铁来分别推动两组设定不同弹簧压力的紧线器,或者使用一个电磁铁以电流大小控制其输出推力变化,来控制释放或维持紧线器的松紧度,必须附带复杂的电路系统,因而体积庞大,占据较大的空间,不利于整体的组装搭配。
2、现有构造通过控制其输出推力变化,来控制释放或维持紧线器的松紧度,若紧线器的弹簧因压力调整而变化,可能会影响其推力输出的精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松线装置,利用体积较小的气压缸来调控压线盘,从而节省空间,并增加运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包括以下结构的松线装置来实现:
一基板,该基板上具有一第一侧以及一相对的第二侧,于该基板上开设有至少二穿孔分别贯通所述第一侧以及第二侧;
至少二压线盘,分别对应一所述穿孔,该压线盘具有一定位柱,该定位柱一端具有一第一结合部,该定位柱另端具有一自所述基板第一侧固设于所述穿孔中的第二结合部,于该第一结合部侧向开设有一插槽,且该第二结合部开设有一插孔,该插孔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插槽以及所述基板第二侧;一调整单元螺接于所述定位柱的第一结合部;一压掣片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且位于所述基板与调整单元之间;一承载片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且位于所述基板与压掣片之间;一弹性单元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且位于所述压掣片与调整单元之间,压掣该压掣片;一销体设于所述插孔中,且该销体具有一第一抵顶端突出于所述基板第二侧表面,同时该销体具有一第二抵顶端抵靠所述插槽中的压掣片;
一转动片,对应枢接于所述基板的第二侧,并于该转动片上形成一抵靠面抵靠所述第二侧表面,该转动片于所述抵靠面上分别凹设有至少一凹槽与至少一滑槽,该凹槽收容其中一所述销体的第一抵顶端,同时该滑槽滑动地收容另一所述销体的第一抵顶端;
一气压缸,该气压缸为两段式,用以推顶所述转动片旋转,至少允许仅所述凹槽或所述凹槽与滑槽分别旋离与其对应的所述销体位置,使对应的所述销体受所述抵靠面抵靠而位移;
一复归单元,该复归单元位于所述转动片的旋转中心上,且该复归单元两端分别抵持所述基板以及转动片;
通过所述气压缸以两段式来推顶所述转动片,同时压缩所述复归单元,使对应的所述销体因所述抵靠面抵靠而位移,使所述销体的第二抵顶端抵靠所述压线盘的压掣片及压缩所述弹性单元,使所述弹性单元解除所述压掣片对所述承载片的压掣力;当所述气压缸解除对所述转动片的推顶时,由所述复归单元的复归力使所述转动片复位。
进一步地,上述基板上开设有四个所述穿孔分别对应四个所述压线盘,所述转动片对应设有二所述凹槽,同时二所述滑槽分别对应所述压线盘之一的销体。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结合部表面具有一螺纹,该第一结合部的中心具有一开口的插槽。
进一步地,上述转动片上设有一枢接部对应枢接于所述基板的第二侧。
进一步地,上述复归单元为扭转弹簧套设于所述枢接部。
进一步地,上述滑槽呈弧状且与所述转动片的旋转圆周为同轴心。
进一步地,上述转动片延伸一旋臂恰位于所述气压缸的推顶路径上。
进一步地,上述气压缸具有一主体,于该主体内设有一顶压柱滑动地凸伸于该主体外对应所述转动片,且所述气压缸设有一第一气压输入器用以对所述顶压柱输出一推力,使所述顶压柱对所述转动片提供第一段位置推力,使所述凹槽旋离与销体对应的位置;以及所述气压缸设有一第二气压输入器用以对所述顶压柱输出一推力,使所述顶压柱对所述转动片提供第二段位置推力,使所述滑槽旋离与销体对应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0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设定显示模式的方法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电网作业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