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分体式空调机的墙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0200.9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156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扬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F24F1/00;F24F13/32;F24F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001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空调机 墙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含窗体和分体式空调并将两者结合成一体的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分体式空调机或窗式空调机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使用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对于窗式空调机来说,由于其噪音大,不大为人们所喜欢。而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无新风配置,空气质量较差,人长期呆在室内,易患空调病;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一般悬挂在墙体外,破坏外墙墙面的统一和协调,有碍观瞻。另外,目前大多数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采用钢支架加膨胀螺钉支承,长时间的风吹雨淋,容易出现锈蚀和松动,存在安全隐患;还有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与室外机用铜管现场联接,其连接管道影响室内的装修和美观。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专利号为01138217.1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窗户式空调机,它将空调机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窗户设计成一体,形成含空调机的整体窗户。其放于室外的冷凝器(制冷工况)和压缩机部份设在窗体的下部,与下部窗框一体设置,放于室内的蒸发器(制冷工况)部份设于窗体上部,与上部窗框一体设置,上下两部份由铜管穿过窗框柱联接。如此设计的窗户式空调机,有新风由窗体上部进入室内经蒸发器冷却后送入房内空调区域,避免了现有窗式空调机和分体式空调机的各种缺点。安装时,窗户式空调机由工厂整体制作,整体现场嵌装入墙内,无需安装时联接铜管,不易泄漏制冷剂。
但是上述的窗户式空调机由于窗体和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和室外机是一体设置的,安装时由于其整体现场嵌装入墙内,因此在安装之前需要在墙体上预留一个很大的安装区域,而且这样的窗户式空调机结构笨重,运输、安装够十分麻烦;还有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由于空调机在运行时的不可避免的振动,会使空调机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与窗体之间产生空隙,出现漏水、漏风现象,并导致空调机在运行时与窗体发生共振,产生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分体式空调机的墙体结构,在空调机长时间运行后空调机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与窗体之间不会产生空隙,防止漏水、漏风和噪声现象发生并且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含分体式空调机的墙体结构,包含墙体和分体式空调机,所述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面向室内侧,所述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面向室外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墙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及窗体的预留安装孔,所述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窗体和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按自上而下的次序固定在所述预留安装孔中,所述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上、下预制连接件与所述窗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窗体的边缘处设置有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冷凝水管、铜管及线束设置在所述通道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与窗体连接的上预制连接件为一成“[”形状的预制连接件。
进一步,在所述上预制连接件的背面设置有新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的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与窗体连接的下预制连接件为一成形状的预制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含分体式空调机的墙体结构,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及窗体可以分别依次安装到墙体的其在墙体上的预留安装孔中,无需将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及窗体做成一个整体之后再进行安装,安装更加的便捷,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上、下预制连接件与所述窗体连接,不会导致窗体的震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因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震动造成窗体震动而出现的漏水、漏风现象,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室内机及室外机之间的冷凝水管、铜管及线束全部设置在通道中,使室内更加整洁,美观,不会破坏室内装修的效果,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含分体式空调机的墙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含分体式空调机的墙体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风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扬,未经徐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导超声图像采集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压力丝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