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抛丸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0232.9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23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晶湛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06 | 分类号: | B24C3/06;B24C1/04;B24C9/00;B24C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翔 |
地址: | 200331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抛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用于钢结构表面除漆、除锈,混凝土表面、水磨石、石材表面打毛的抛丸机,尤其是一种移动式抛丸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于钢结构的船舶、桥梁实施防腐工程的表面处理;对于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桥梁、高架铁路等防水工程中的路基基面处理;对于工业地坪涂层工程中的基面处理;对于飞机场跑道表面的除胶处理;对于公路和机场标志线删节、更改处理;对于道路路面防滑性能的恢复等等,面对这些超大型表面的处理,使用过多种技术手段,如电动或手工钢丝刷打磨,各种各样的磨削机、凿毛机、铣刨机、高压空气喷砂、高压水冲洗等。但上述技术手段的处理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存在表面处理深度或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处理的表面不均匀,深浅离散性太大,要么污染环境,有的凿毛、铣刨甚至还可能造成路基面碎裂,造成结构的破坏而影响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移动式抛丸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各种被处理表面进行抛丸处理,具有均匀度高、离散性小、处理效率高,且不会破坏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对于钢结构表面可起到冷作硬化的作用,处理过程无尘环保。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式抛丸机,其特点是它包括机架、抛丸室、回收通道、储丸箱及电控箱,机架为三角形框架,低边倾斜设有电机座,电机座一端设有电动机、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输出轴,电动机与输出轴之间通过传动件连接;抛丸室与电机座固定、其内设有至少一组抛丸轮,抛丸轮与输出轴连接,抛丸室上设有抛丸口及供丸孔;储丸箱固定于机架上部,其外侧设有吸尘管、内侧设有分离机构、底部经供丸管道与供丸孔连接;回收通道一端连通抛丸口,另一端与分离机构连接;电控箱固定于机架上方且位于三角形框架顶端,电控箱内设有操纵杆;所述的机架三角形框架底边设有行走车轮、顶端设有驱动车轮;驱动车轮上设有操纵手柄、行走电机;驱动车轮经调节器与机架连接;所述的抛丸室内设有护板,活动上盖板、下盖板;所述的储丸箱内设有滤网;所述的供丸管道两端设有胶套、中部设有供丸阀,供丸阀经连杆与操纵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各种被处理表面进行抛丸处理,具有均匀度高、离散性小、处理效率高,且不会破坏结构强度,处理过程无尘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抛丸室2、回收通道3、储丸箱4及电控箱5,机架1为三角形框架,低边倾斜设有电机座11,电机座11一端设有电动机12、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输出轴13,电动机12与输出轴13之间通过传动件连接;抛丸室2与电机座11固定、其内设有至少一组抛丸轮21,抛丸轮21与输出轴13连接,抛丸室2上设有抛丸口22及供丸孔23;储丸箱4固定于机架1上部,其外侧设有吸尘管41、内侧设有分离机构43、底部经供丸管道24与供丸孔23连接;回收通道3一端连通抛丸口22,另一端与分离机构43连接;电控箱5固定于机架1上方且位于三角形框架顶端,电控箱5内设有操纵杆51;所述的机架1三角形框架底边设有行走车轮15、顶端设有驱动车轮16,驱动车轮16上设有操纵手柄18、行走电机19,驱动车轮16经调节器17与机架1连接;所述的抛丸室2内设有护板26,活动上盖板28、下盖板29;所述的储丸箱4内设有滤网42;所述的供丸管道24两端设有胶套27、中部设有供丸阀25,供丸阀25经连杆与操纵杆51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参阅图1、图2,①准备工作:在储丸箱4内放入丸粒,通过操纵手柄18、行走车轮15、驱动车轮16推动机架1至欲处理作业面的位置;在吸尘管41上连接吸尘器;通过调解驱动车轮16上方的调节器17,使得机架1、电机座11、抛丸室2相对车轮15摆动,用于调整抛丸口22与被处理作业面的间隙。②对作业面进行抛丸处理:通过电控箱5上的操控按钮启动电动机12,行走电机19;电动机12通过输出轴13带动抛丸轮21高速转动,此时,储丸箱4经底部供丸管道24、供丸孔23输送丸粒至抛丸室2,由于抛丸轮21的外缘线速度可达到60~80M/S,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丸粒被高速旋转的抛丸轮21叶片撞击后抛向被处理表面,丸粒撞击被处理表面后,在丸粒的反弹力与吸尘管41强大的吸力双重作用下,丸粒连同被剥离掉的灰尘、杂物等一起由回收通道3返回储丸箱4的分离机构43内,在分离机构43的分离作用下,灰尘、杂质等被吸进吸尘器的集尘箱,丸粒重新回到储丸箱4经滤网42进行循环使用;行走电机19采用无级调速控制,行走电机19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驱动车轮16,控制抛丸机的工作行进速度,移动式抛丸机通过无级调速满足不同作业面的处理工作需求;在抛丸过程中,通过操控电控箱5内的操纵杆51,操纵杆51经连杆调节供丸管道24内的供丸阀25,可实现对供丸量的控制;③维护与保养:为了延长移动式抛丸机的使用寿命,在抛丸室2内设有护板26,以保护抛丸室2的壳体不受钢丸的直接打击,活动上盖板28、下盖板29利于易损件的更换;抛丸轮21、护板26和回收通道3均采用特种耐磨钢材制造并可拆卸更换;电动机12和行走电机19均采用变频控制,使电机运转平稳,减少了启动电流对电器的冲击;供丸管道24的两端设置了高强度胶套27,分别与储丸箱4和供丸孔23实现软连接,这种结构方便安装和拆卸,利于易损件的更换和设备的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晶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晶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2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