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砖窑温控焙烧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0305.4 | 申请日: | 200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3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滕忠孝;黄金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忠孝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砖窑 温控 焙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机械,具体是一种砖窑温控焙烧机,可适用于机制砖坯,以煤为燃料的隧道窑焙烧为主的所有砖瓦生产企业。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的节能、降耗、减排以及保护人居生态环境,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施国家“能源法”关键所在,也是工业企业具体表现。
我国的制砖行业是一个很古老很传统的行业,历经数千年缓慢的发展变化,目前跨进了现代工业的行列。不过除了极少数国有制砖企业、具有远见卓识的少数民营制砖企业敢于投入而跨进了现代工业的行列外,大多数还处于现代工业行列的边缘上徘徊,生产方式落后,能耗高,产能低,资源浪费大,煤烟(二氧化硫污染和粉尘)气污染严重,烧窑师付工作环境恶劣,产品质量低下,是典型的高耗能企业,远远达不到国家制定的节能、降耗、减排的要求。典型的例子如:砖坯的焙烧是砖瓦企业生产中最关键所在,焙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决定产品的质量和出窑砖的成品率,多数厂家基本上还停留在靠人工肉眼观察火候(即凭烧窑师付的个人经验)来确定焙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实际上经测试凭烧窑师付的个人工肉眼观察与实测温度一般来说相差100℃左右,白天晚间、天气好坏、心情好坏以及责任心的差别,都会造成观察温度的差异。靠人工肉眼观察显然是落后的方式,是靠不住的,尤其仅凭烧窑师付的个人经验来决定加不加煤,而且加的是块煤,块煤短时间内很难充分燃烧,升温慢,可想而知浪费有多大。“砖窑温控焙烧机”是为砖瓦企业中以隧道窑焙烧的厂家,提供一个实用和有效的焙烧节煤设备,它完全无需人工操作,自动的通过人工操作按砖坯焙烧工艺需求所确定的温度来设定温度值,从而来进行控制加煤以及加多少。它以喷射的方式,将煤加入砖窑炉膛内,且加入的煤是经过粉碎机粉碎了的煤粉,一般粒度在0.4~1.5mm之间,煤粉和高压空气(可调的)流形成混合气流,进入砖窑炉膛必然彻底的完全燃烧,节煤效果显著,没有了烧窑师付,就节省了人力工薪,也就是说为砖窑进入了“无人焙烧”提供了手段,其经济效果肯定十分显著,为减少对人体危害也十分有效(恶劣的工作环境使得砖瓦行业招募烧窑工人已经比较困难了)。目前国内有关墙材改革部门正在新建的高楼堂馆、住宅楼宇的房地产行业中,大力推广新型墙体节能建材一自保温墙砖又称多孔砖(孔数多达22个以上,壁簿,大小尺寸远大于目前常用砖,具体规范按新的国家墙材标准所载),逐步淘汰目前还在使用的无自保温效果的墙砖(一般称标砖),自保温墙砖的生产对制砖企业的设备、砖窑、焙烧工艺、砖坯原材料等方面要求很高,尤其是焙烧工艺,自保温墙砖的售价也吸引着制砖厂家,但目前大多数砖瓦厂的设备条件根本无力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于生产烧制多孔自保温墙砖、普通砖以及标准砖的砖窑温控焙烧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砖窑温控焙烧机,主要包括温度和时间控制箱、斜斗式料箱、喷枪、导向管、封闭门机构,所述的温度和时间控制箱、斜斗式料箱、喷枪、导向管、封闭门机构均安装在支架上,振动及相关电器等安装在机架上,机架可撤卸,所述喷枪和斜斗式料箱相连通,安装在斜斗式料箱的底端,中间形成互通的连接通道,在所述喷枪的前端设置第一导向管和封闭门机构相连通。
所述喷枪主要为喷射管,喷射管的一端连接电磁阀和手动球阀用于控制气流的流量,另一端为粉煤及高速气流喷射口,连接第一导向管。在所述喷射管的中间制有连接通道和斜斗式料箱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通道的中间还设置有气流煤粉分流挡板和空气吸入口用于调节气流大小。
在所述斜斗式料箱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料位报警器,外壁设置振动器,振动器位于料位报警器的上端。
所述封闭门机构由封闭门座、封闭门和封闭门轴构成,封闭门轴设置在封闭门内,在所述封闭门外还设置有封闭门旋转臂用于控制封闭门的转动方向。
所述封闭门机构一端连接第一导向管,另一端连接第二导向管,粉煤混合气流通过第一导向管后进入封闭门机构,通过开启封闭门进入到第二导向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忠孝,未经滕忠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3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