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天窗框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0812.8 | 申请日: | 200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963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于成岩;王上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2 | 分类号: | B60J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325204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窗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配件领域的车用天窗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天窗的功能和结构也经历了从单纯美观作用到了集美观、实用为一体的过程。汽车天窗具有如下功能,一是便于通风,遇有车内空气污浊时,换气简单、方便,在车辆行驶中,气流在天窗内部快速流动,在天窗上形成负压将车内污气抽走,不会有大量的灰尘和前车排放污染从侧窗直接进入;二是换气缓和,汽车天窗换气对车内温度变化影响不大,不影响车内空调和暖风机的作用,且能使空调更均匀柔和。
目前,汽车天窗一般由玻璃总成、手动开启机构和框架组成。其中,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由前横梁和两个平行滑轨组成。现有的车用天窗框架都是由前横梁和两个平行滑轨分体连接成型,再通过铆接、密封、折弯、膨胀等工艺制造而成。这样就在前横梁与两侧滑轨连接部位就形成了连接点,而连接点是否合格(断差问题)直接关系到框架与其他总成之间的后续装配,而很多情况下连接点并不合格,造成合格率低,而且留下了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车用天窗框架,能够节省一道零件安装工序,并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天窗框架,包括一前横档、一对弯档和一对通过所述弯档与所述前横档两端垂直连接的直档,其中,所述前横档、所述一对弯档和所述一对直档为一体成型的U字型结构。
上述的一种车用天窗框架,所述前横档、弯档和直档是由一滑轨槽构成的;
所述前横档上的滑轨槽内侧的槽壁外表面顶边沿水平向外延伸一平板状的横侧翼;
所述直档上的滑轨槽内侧的槽壁外表面顶边沿水平向外延伸出平板状的内侧翼;而在直档上的滑轨槽的外侧利用滑轨槽的槽壁向外延伸一深度与滑轨槽的深度相同的排水槽,在该排水槽外侧的槽壁外表面中间沿水平向外延伸一平板状的外侧翼;在所述外侧翼的长度中部位置上分布有用于制造过程中的定位孔。
所述前横档和直档上的滑轨槽槽壁的顶端面上沿外边分别立有一横截面为T型的骨架。
上述的一种车用天窗框架,所述前横档上的横侧翼宽度为直档上的内侧翼宽度的1/3。
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车用天窗框架的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为:
1、由于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本发明的一种车用天窗框架的前横梁与滑轨之间无结合处。减少了铆接量,车用天窗框架尺寸的精度和一致性得到了保证。
2、提高车用天窗框架的刚度和强度的同时,还减少了车用天窗框架与其它部件总成之间的匹配误差,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天窗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天窗框架B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天窗框架的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一种车用天窗框架,包括一前横档1、一对弯档2和一对通过弯档2与前横档1两端垂直连接的直档3,其中,前横档1、一对弯档2和一对直档3为一体成型的U字型结构。
上述的一种车用天窗框架,其中,前横档1、弯档2和直档3是由一滑轨槽4构成的。
请参阅图2,前横档1上的滑轨槽4内侧的槽壁外表面顶边沿水平向外延伸一平板状的横侧翼6。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3,直档3上的滑轨槽4内侧的槽壁外表面顶边沿水平向外延伸出平板状的内侧翼7;而在直档3上的滑轨槽4的外侧利用滑轨槽4的槽壁向外延伸一深度与滑轨槽4的深度相同的排水槽5,在该排水槽5外侧的槽壁外表面中间沿水平向外延伸一平板状的外侧翼8;前横档1和直档3上的滑轨槽4槽壁的顶端面上沿外边分别立有一横截面为T型的骨架40。
上述的一种车用天窗框架,前横档1上的横侧翼6宽度为直档3上的内侧翼7宽度的1/3。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车用天窗框架,由于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前横梁与滑轨之间无结合处。减少了铆接量,尺寸的精度和一致性得到了保证;在提高车用天窗框架的刚度和强度的同时,还减少了车用天窗框架与其它部件总成之间的匹配误差,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