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矿石还原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0920.5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728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沈红标;彭新;周渝生;李肇毅;钱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G01N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锋;王传林 |
地址: | 20190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矿石 还原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铁工艺的铁矿石还原性能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通过一次检测得到多项性能参数指标的铁矿石还原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炼铁工艺是将含铁矿石还原成铁的过程,铁矿石在还原过程中各项性能的表现对炼铁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指标会产生重要影响,ISO组织专门就铁矿石还原过程的还原性能检测方法和装置制定了标准——铁矿石相对还原性能检测(ISO7215),该标准的检测方法的要点:取18~20mm粒度的铁矿试样500g,在900℃的加热炉中通还原气(30%CO+70%N2)加热还原180分钟,检测结束后冷却称量,根据失重重量计算出还原度指标。
上述检测方法中的参数条件均固定不变,主要针对高炉法炼铁工艺,检测装置仅就铁矿石在高炉还原条件下还原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如欲评价铁矿石还原过程其它方面的指标如铁矿试样的收缩率、铁矿试样料层的透气性等,需要配备其它多种检测装置和专门的检测技术人员。上述检测方法对试验装置的要求比较简单、单一,对其它特定工艺的模拟性不强,如当工艺提出要求在不同加载载荷及还原气成分条件下的冶金性能检测时就无法满足其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矿石还原性能检测装置,通过一次检测能够得到更多的铁矿石性能指标,使所测得的性能指标更为系统、全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铁矿石还原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导向支架10、升降平台20、天平21、反应管30和加热炉40,所述升降平台20可沿导向支架10上下移动,所述天平21置于所述升降平台20上,所述反应管30挂在所述天平21的下方,所述加热炉40与所述反应管3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反应管30上方设置有荷重气缸31,所述反应管30内设置有荷重压板32,所述荷重气缸31的活塞杆与所述荷重压板32相连,所述荷重气缸31上设有测量所述荷重气缸31的活塞杆位移的位移计33;所述反应管30上设有进气口34和出气口35,所述进气口34和出气口35之间连接有压差传感器36。
所述反应管30内设置有用于测量铁矿石试样100温度的热电偶37。
所述反应管30由外管301和内管302组成,所述内管302的底部与外管301连通,所述进气口34设置在所述外管301的上部,所述出气口35设置在所述内管302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铁矿石还原性能检测装置,可同时检测铁矿石的多个性能指标如还原度、收缩率、透气性等,且这些指标均在同样的检测条件下获得,所得的性能指标更为系统、全面;而且减少了设备投入和专业检测技术人员的配备,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铁矿石还原性能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反应管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铁矿石还原性能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反应管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铁矿石还原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导向支架10、升降平台20、天平21、反应管30和加热炉40,所述升降平台20可沿导向支架10上下移动,所述天平21置于所述升降平台20上,所述反应管30挂在所述天平21的下方,所述加热炉40与所述反应管3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反应管30上方设置有荷重气缸31,所述反应管30内设置有荷重压板32,所述荷重气缸31的活塞杆与所述荷重压板32相连,所述荷重气缸31上设有测量所述荷重气缸31的活塞杆位移的位移计33;所述反应管30上设有进气口34和出气口35,所述进气口34和出气口35之间连接有压差传感器36。
所述反应管30内设置有用于测量铁矿石试样100温度的热电偶37。
天平21用于检测过程中铁矿石试样100重量的变化,以计算还原度;位移计33用于监测铁矿石试样100料层高度变化,得出铁矿石试样100的收缩率;压差传感器36检测铁矿石试样100在检测过程中的透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