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人同步指纹验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0952.5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5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枫;彭波;周琛;程炳锋;徐泽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幻维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00 | 分类号: | G06F21/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指纹 验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安全领域,尤其涉及多人同步指纹验证系统。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算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算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但对于安全性说,进行简单的条件叠加可以马上产生增加安全度的效果。条件1满足即可,和条件1满足同时条件2满足同时条件3满足,这两种方式的安全差别显而易见,而目前的指纹识别算法大多没有进行这种考虑,极少数涉及多个验证条件的算法却又不能满足所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易用且可更新升级的多人同步指纹验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多人同步指纹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多台指纹验证器、系统数据库、指纹信息验证模块,所述的多台指纹验证器均与系统数据库连接,所述的系统数据库与指纹信息验证模块连接。
还包括EEPROM相关电路,该电路与指纹验证器连接。
所述的多台指纹验证器为至少两台。
所述的多台指纹验证器为三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1)可以使用目前任意的指纹识别算法,也可以在中央处理系统自行设计算法比对指纹;
(2)同步验证系统和指纹机验证过程步骤分离,可以使用其他验证设备代替指纹机(虹膜等);
(3)可以异地操作,系统自动计算出网络延时,调整规则相对应参数;
(4)使用现有指纹设备,可以迅速搭建电子信息验证平台;
(5)对于一些特殊场合,比如银行,仓库,需要多人同时验证,比简单持有通行证或者射频卡,安全级别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人同步指纹验证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将时间戳和指纹识别结合,来同时验证多个指纹,从而达到一些特殊场合的验证需求的方法,同时本实用新型涉及验证需要的辅助设备。其步骤是:
s1将多台指纹验证器的硬件识别码存入系统数据库,以此来确定硬件本身的唯一性,如验证器没有硬件识别码,可以外加EEPROM相关电路,使其在发送指纹信息时附带识别码;
s2数据库接收到硬件发送的指纹信息后,附加一时间戳;
s3应用任意现有的指纹识别算法进行计算,得出数值并存储;
s4应用程序,按照程序设置的规则获取数据库中来自不同指纹机的计算结果,并比较时间戳,在程序设置允许的时间规则上,加以验证。
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一种掉电后数据不丢失的存储芯片。EEPROM可以在电脑上或专用设备上擦除已有信息,重新编程。一般用在即插即用。
在电子文档和数据库(以下简称电子信息)的管理或者的访问过程中,往往需要一个人以上的‘同时授权’。并且这种‘同时’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升级为‘同步’。一个用户访问电子信息时,需要得到他的上级用户或者更高级的用户的同时确认,又或者电子信息的获得需要2人或者2人以上同时“在场”才能获取。当然“在场”不一定指同一个物理空间,可以异地。于是,同步验证的需求也相应的出现了。
验证为何采用指纹识别呢?指纹是人体独一无二的特征,并且它们的复杂度是足以提供用于鉴别个体特征的标志。近年来指纹识别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已经可以将指纹的电脑识别率提高到99.9%而且识别速度快。
将两部或者两部以上的指纹机联入验证系统,每部指纹机在发送识别信息的时候,同时发送硬件识别码,这样避免非法的外部指纹设备的联入。识别码的产生,可以使用外加EEPROM电路,或者采用本身就有硬件编号的指纹机。目的为了产生唯一的机器身份。
识别信息传入中央数据系统后,会被记录识别结果,存入数据库,并附加一个时间戳。多台指纹机获得的数据将同时被记录,并附加时间戳。在识别结果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自创的算法进行识别,最终达到识别结果和人员ID映射。
用户终端有一个应用系统来控制规则的添加和电子信息的传输授权。应用系统权限分为高级用户和普通用户。高级用户设置授权规则,一个规则包括:哪几台指定的指纹机ID,误差时间,识别后的用户权限等,普通用户的权限管理等。普通用户,可以设置自身识别信息,让系统采样和学习数据,同时也可以对自身的共享电子信息,进行规则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幻维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幻维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9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移动存储装置
- 下一篇:覆膜机工作台自动垫板顶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