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升降平板框架车车架主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1151.0 | 申请日: | 200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507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金小平;王景洲;程俊峰;葛光;孔利明;余申泰;黄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02 | 分类号: | B60P1/02;B62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丹莉 |
地址: | 2019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升降 平板 框架 车车 主体 结构 | ||
1、一种动力升降平板框架车车架主体结构,包括由边梁(1)和端横梁(7)围成的外框,外框内设置有若干横梁(2),横梁(2)之间连接有纵梁(3、5),以及设置于车架主体结构上的驾驶室安装梁(8)、发动机吊装梁(11)、油箱吊装梁(12)、油缸安装支架(13)和发动机安装座(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2)为箱型梁结构;所述横梁(2)上设有若干立柱轴(4),用于与框架车的悬挂支撑结构之间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升降平板框架车车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2)包括一主梁(19)和分别设于其两侧的辅梁(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升降平板框架车车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中的主梁(19)包括一上盖板(21)、一下盖板(22)和设于上、下盖板之间的二条筋板(23),上、下盖板上分别设有二个通孔(28),通孔(28)两侧位于上、下盖板之间分别设置有撑板(27);所述立柱轴(4)为一多段阶梯轴,依次为固定段(4A)、轴承装配段(4B)和螺纹段(4C),其中固定段(4A)两侧分别设有“L”型缺口(33);固定段(4A)嵌入主梁上的通孔(28)中,并与主梁上盖板(21)焊接,所述“L”型缺口(33)与通孔两侧的撑板(27)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升降平板框架车车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2)的数量是6个,与框架车车轮的位置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升降平板框架车车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3、5)均为箱形梁结构;纵梁(3)包括上、下盖板(30)和位于上、下盖板之间的两条筋板(31);纵梁(5)包括上、下翼板(36)和位于翼板之间的两条纵筋板(38),上、下翼板(36)上分别各设有一同轴的通孔(39),通孔(39)两侧的翼板之间分别各设有一条横筋板(3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升降平板框架车车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5)设置于靠近框架车两端部的两个横梁(2)之间,其上各设有一转向立柱(9),其为一多段轴,依次为安装段(9A)、凸肩(9B)和功能段(9C),所述安装段嵌入纵梁(5)上的通孔(39)内,并与纵梁(5)焊接固定,所述功能段(9C)作为转向中心,用于安装框架车的转向架以及转向角度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升降平板框架车车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梁(1)包括上主梁(16)、下主梁(17)和辐板(18),辐板(18)嵌于由上主梁(17)和下主梁(17)围成的封闭结构内,并与上下主梁固定连接;边梁(1)整体由中间段(1A)和两端的折弯段(1B)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升降平板框架车车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对辅助横梁(6),其为“H”型钢梁,对称设于近边梁(1)两端部,与边梁(1)的中间段(1A)围成整体封闭结构。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升降平板框架车车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2对吊耳,对称分布于两侧的边梁(1)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升降平板框架车车架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中间横梁(10),其为由上、下翼板(49)和左、右筋板(50)构成的箱型梁结构,设置于车架纵向的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11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日字型磁铁芯的变压器
- 下一篇:同轴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