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高发光效率的按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1892.9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276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蔡宗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H01H9/18;H01H13/83;F21V13/00;F21V8/00;F21V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508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发光 效率 按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发光视觉效果的按键,尤其涉及该按键中隔离膜结构。
背景技术
早期的笔记型或桌上型计算机的键盘都是无法发光的,但随着背光模块技术的进步,已有厂商在键盘设置发光装置,让键盘本身除了具备照明效果,也同时兼具装饰作用。
中国台湾地区公告第509955号专利案所提供的「发光键盘」,其技术特征在于包括有按键部和背光装置,该按键部具有一底板,以及可以相对底板作上下运动的方式而设于底板上的至少一按键,而背光装置是设置按键部下方,通过此背光装置可从按键部下方提供按键部光源,光源投射的光线往上穿出按键而使按键产生发光效果。该公告第509955号专利案的目的在于除了提供键盘发光效果外,还同时兼顾缩小发光键盘的厚度要求。然而,在具有按键的电子产品日趋轻薄短小的需要下,该公告第509955号专利案所提供的按键总厚度已未能达到更加严苛的要求。
现行轻薄短小的键盘,其结构设计是由下而上依序设置包含一导光板、一隔离膜、一可透光的电路板、一弹性体、与一可透光的按键部,其中,导光板上布设有电路板与复数第一导电接点,电路板下面对应各第一导电接点的位置则设有第二导电接点,且隔离膜设有复数个对应该第一导电接点及第二导电接点位置的贯穿孔;设于导光板侧边的光源将光线投射进入电路板后,光线直接由导光板下面的光学结构反射通过该贯穿孔射出,使得按键部产生发光的视觉效果。所述的公知键盘结构,除非提高光源的亮度或数量,否则,在不改变背光模块体积及厚度的既有架构之下,未能进一步提升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提高发光效率的按键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下而上依序设置包含一导光板、一隔离膜、一电路板、一弹性体以及一按键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布设有电路与复数第一导电接点,其下表面具有光学结构,该导光板的侧边设有光源;所述隔离膜设有复数个对应该第一导电接点的贯穿孔;所述电路板下面设有复数对应该贯穿孔与第一导电接点位置的第二导电接点;所述隔离膜面对该导光板的一面具有使得从导光板射出的光线得以被该隔离膜反射回导光板的反射光线的结构,所述光学结构反射穿过该贯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增加背光模块体积或厚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升了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按键装置,所包含的组件组合关系的平面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按键装置,所包含的组件组合后的结构,以及光线传导路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装置,在按键部被压下时,使第一导电接点和第二导电接点相互接触而电性连接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利用具备反射光线性质的膜片做为导光板与电路板之间的隔离膜,并在该隔离膜设置复数个对应按键位置的贯穿孔,因此,当光线投射进入导光板后,部分光线得直接由该贯穿孔通射出,部分光线则可由隔离膜反射至导光板,再由导光板下面的光学结构反射通过该贯穿孔到达按键部,进而增加按键部的亮度,提升发光效率。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高发光效率的按键装置,包含有由下而上依序相迭设置的一导光板、一隔离膜、一电路板、一弹性体与一按键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布设有电路与复数第一导电接点,其下表面具有光学结构,导光板的侧边设有光源;所述隔离膜设有复数个对应该第一导电接点位置的贯穿孔;所述电路板设有复数对应该贯穿孔与第一导电接点位置的第二导电接点;所述隔离膜面对该导光板的一面具有反射光线的性质,以使从导光板射出的光线得以被该隔离膜反射回导光板,再由所述光学结构反射穿过该贯穿孔,由此提高通过该贯穿孔的光线量,让按键部的亮度提高,达到提高发光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对于所述隔离膜的技术手段,是采用具有良好反射光线性质的材料制成,并且预先在该隔离膜冲压成型出对应前述第一导电接点及第二导电接点的贯穿孔。
本实用新型对于前述的光学结构,可以选择在导光板的下面设置一层反射膜片,也可以直接在导光板的下面直接成型出复数细突点或细凹点,均能产生反射光线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18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封盖组件及相应的手机电池
- 下一篇:激光应用大孔径的光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