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水套用型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1934.9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923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蔡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F02F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钟玉敏;雷绍宁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缸盖 套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气缸盖设计与制造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用于铸造发动机气缸盖形成水套结构的水套用型芯结构。
背景技术
气缸盖是汽车发动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件,其上部置有凸轮轴,下部与气缸体、活塞组成燃烧室,两边是进气道和排气道,与油气进入的进气歧管件和废气排出的排气管件相接,内有贯穿的冷却水道和润滑油路。因此,在对发动机的功率和工作性能的影响举足轻重。从气缸盖的铸件结构上来看,内腔结构复杂,形状多变化,壁厚不匀,其中气缸盖冷却水道内腔弯弯曲曲,壁厚一般在4-5毫米,最薄处只有2.5毫米。现有的发动机气缸盖主要采用低压浇铸工艺,通过使用内部型芯来获得用于发动机气缸冷却水的水套、进气管道、排气管道以及其他任何附属空腔,目前现有的水套型芯在发动机气缸盖相邻两缸间为一体式结构,沿排气芯轴线贯通。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水套型芯在气缸盖相邻两缸间为一体式结构,型砂堆积严重,堆积的型砂体积通常大于单侧三角鼻梁区的型砂体积,大大增加了水套该区域的发气量,另外由于该区域与排气芯轴轴线贯通,它首先排气,三角鼻梁随后排气,容易出现鼻梁区排气不畅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成品率高的发动机气缸盖水套用型芯,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水套用型芯,其包括型芯体、横向芯头和竖向芯头,所述横向芯头设置在型芯体的前后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体在相邻两缸进排气道间的三角鼻梁区设有一水套桥,所述水套桥在型芯体的下部被前后隔断,其在型芯体的上部连接成一体,并形成上部竖向芯头。
其中型芯体用于形成气缸盖水套,横向芯头和竖向芯头兼作对外排气通道。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水套型芯相邻两缸三角鼻梁区结构,使其上部相连,下部前后隔断,形成前后独立的水套桥结构,此种布置结构利于有效控制水套的通气面积及通道形状,对减少进排气道间的三角鼻梁区的金相缺陷以及减少相邻两缸间金属堆积区的铸造缺陷有着显著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水套桥的流通形状与通道面积,以达到均匀,顺畅排气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立体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仰视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2中型芯A-A横截面图;
图4为图2中型芯B-B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为首先这是一种每缸4气门,4个缸盖螺栓布置结构的水套用型芯。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气缸盖水套用型芯,其包括型芯体1、横向芯头2和竖向芯头3,所述横向芯头2设置在型芯体1的前后两端;所述型芯体1在相邻两缸进排气道间的三角鼻梁区4设有一水套桥5,所述水套桥5在型芯体1的下部被前后隔断,其在型芯体1的上部连接成一体,并形成上部竖向芯头3。
所述横向芯头2设置在水套型芯体1的前后端中部偏上处。
通过本实用新型进行某车型气缸盖浇铸,采用低压浇铸的方式,采用该方案前,浇铸24个缸盖,经泄漏检查,合格的零件数为10个;应用该方案后,重新浇铸20个缸盖,经同一标准的泄漏检查,合格零件数为12个。零件合格率从41.7%上升到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19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三通保护盒
- 下一篇:便于清洗的洗胃机储水罐过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