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智能型畜禽运输车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2005.X | 申请日: | 200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576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范兵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鑫百勤专用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4 | 分类号: | B60P3/04;B60H1/26;B62D33/02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13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智能型 畜禽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智能型畜禽运输车,用于苗鸡或苗猪的长途运输,属于运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畜禽运输车大多为仓栅式,即在汽车底盘上焊接栅格,运输畜禽。车厢前端和后端通常为钢板,侧面格栅通常为焊接管,每隔200mm-400mm间距焊接形成2000mm高的厢体。在将畜禽赶入厢体后,用格栅板将畜禽隔离,然后用销钉将格栅板固定在汽车底盘上。车厢为敞开式,无法进行温度控制,在长途运输中有畜禽死亡现象。运输中畜禽产生的粪便随处排放,沿途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控制厢体内温湿度的畜禽运输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环保智能型畜禽运输车,包括底盘,底盘上设有厢体,其特征在于,厢体前端设有换气室,换气室前侧壁上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上设有水帘,换气室底部设有加热器,换气室后侧壁上设有第一风机,换气室内设有环境控制器、水帘供水装置和饮水水箱,厢体中部内侧分别设有温度探头、饮水器和食槽,厢体中部侧壁设有辅助排风窗,厢体后端下侧设有液压升降尾板,厢体后端上侧设有第二风机,厢体顶部设有工作门,所述水帘供水装置连接水帘,饮水水箱连接饮水器,其中,环境控制器分别连接温度探头、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水帘供水装置和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可自动控制厢体内温湿度,适用苗鸡、苗猪的长途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环保智能型畜禽运输车侧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3为一种环保智能型畜禽运输车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环保智能型畜禽运输车由进风口1、水帘2、换气室3、第一风机4、辅助排风窗5、第二风机6、液压升降尾板7、厢体8、底盘9、加热器10、环境控制器11、食槽12、饮水器13、水帘供水装置14、饮水水箱15和工作门16组成。
如图1所示,为一种环保智能型畜禽运输车侧视图,底盘9上设有厢体8,厢体8分为三层,厢体8内侧为不锈钢板,外侧为铝塑板,中间有保温材料。厢体8隔热保温,防腐蚀,易消毒冲洗。厢体8前端设有换气室3,换气室3前侧壁上设有开口向下的进风口1,进风口1上设有水帘2,换气室3底部设有加热器10,空气通过水帘进入换气室,或通过底部进气口进入加热器。换气室3后侧壁上设有第一风机4,如图2所示,为图1中A-A剖面图,换气室3内设有环境控制器11、水帘供水装置14和饮水水箱15,厢体8中部内侧分别设有温度探头、饮水器13和食槽12,厢体8中部侧壁设有辅助排风窗5,用于通风量不足时加大排风量,或在高温时,紧急启用。厢体8后端下侧设有液压升降尾板7,如图3所示,为一种环保智能型畜禽运输车后视图,厢体8后端上侧设有第二风机6,厢体8顶部设有可开启90°的工作门16,所述水帘供水装置14连接水帘2,饮水水箱15连接饮水器13,其中,环境控制器2分别连接温度探头、第一风机4、第二风机6、水帘供水系统14和加热器10。
装卸畜禽时,打开工作门16,由后部安装的液压升降尾板7将畜禽升高到一层,将畜禽赶入厢体8后用格栅隔离,铺上上一层格栅地板后,装载上一层畜禽,装好三层畜禽后,关闭工作门16。
通常,风机提供最小通风量,保证室内的氧气供给及正常湿度。用户可以根据畜群龄期的大小和体重,设定此值。厢体8内温度由温度探头进行测量,由环境控制器11自动控制第一风机4、第二风机6、水帘供水装置14和加热器10的运动。当厢体8中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水帘供水装置14工作。由进风口进入的新鲜空气经水帘2降温。当厢体中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加热器10工作。第一风机4、第二风机6和第一进风口1分别设有百叶窗,可手动调节风量的大小。厢体格栅上安装饮水器13和食槽12,供长途运输中畜禽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鑫百勤专用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鑫百勤专用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20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