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收容盘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2630.4 | 申请日: | 200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564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蒋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43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收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涉及一种光纤收容盘。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光缆中的各光纤束与尾纤中的各尾纤束二者都是在光纤收容盘中进行熔接,并具有盘绕光纤或尾纤的余长部分的功能。一般地,光纤收容盘多个上下叠放在光缆接头盒或光缆终端盒中。例如目前大量上马的客运专线,特点是高速,时速有的高达每小时350公里,并且大部分线路为高架及隧道,震动系数比较大,所以对光缆线路的接头防震要求比较高,在此过程中光纤收容盘内的光纤也容易因为外力的冲击或震动导致光纤的衰耗增大。此外,光纤导体是采用二氧化硅的玻璃纤维制成的,脆性较大,在长期的运用过程中也容易因光纤收容盘的振动而受损,安全系数较小。目前客专线路上采用的光缆接头盒及终端盒内大部分使用了这种光纤收容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系数较高的光纤收容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收容盘,包括收容盘主体和设置于收容盘主体之内的光纤保护管固定装置,其中,在收容盘主体内设置有防震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防震装置与收容盘主体密切吻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震装置与收容盘主体的接触处为凹陷部分,收容盘主体部分或全部嵌入到该凹陷部分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方案,防震装置为弹性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方案,弹性材料为海绵或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解决了光缆接头盒或终端盒因发生震动或冲击等导致光纤收容盘内的光纤衰耗增大乃至损坏的问题,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了光纤收容盘内光纤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光纤收容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光缆接头盒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光缆终端盒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光纤收容盘; 11、光纤保护管固定装置;
12、防震装置; 13、收容盘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光纤收容盘1,包括收容盘主体13和设置于收容盘主体13之内的光纤保护管固定装置11,其中,在收容盘主体13内设置有防震装置12。
防震装置12与收容盘主体13密切吻合,防震装置12与收容盘主体13的接触处为凹陷部分,收容盘主体13部分或全部嵌入到该凹陷部分内;防震装置12为弹性材料,弹性材料为海绵或橡胶;收容盘主体13中间设有光纤保护管固定装置11,光纤保护管固定装置11为弹性材料,最多可以安放24根光纤保护管,收容盘主体13可以多层上下叠放,最上面为盖板;将熔接好的光纤盘留在收容盘主体13内,光纤保护管安放在光纤保护管固定装置11内,收容盘盘体至少设置有八个贯穿正反面的绑扎孔,盘体呈椭圆形。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光纤收容盘1设置在光缆接头盒中。如图2所示,光缆接头盒盒体的两端连接光缆;盒体的边沿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内设置光纤收容盘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光纤收容盘1设置在光缆终端盒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缆终端盒包括相互配套的盒体及盒盖,所述盒体包括矩形底板以及自底板四周同向延伸的四个侧壁,所述底板与四个侧壁围成一个收容腔。所述盒盖一侧边与盒体的一个侧壁活动相连(可采用合页等零组件)。在盒体内设置有光纤收容盘1,本实施例中,光纤收容盘1固定于盒体的底板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光缆接头盒及光缆终端盒内的光纤收容盘中光纤因震动或冲击等导致光纤衰耗增大甚至损坏的问题,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保证了光纤收容盘内光纤的安全,提高了光缆线路的安全系数。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他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他元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26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旋干式真空泵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减振车架转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