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书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2800.9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6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常峥斌;周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B23/00 | 分类号: | A47B23/00;A47B6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陈耀忠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书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书架,其承重架的顶部和两个侧面都用板材覆盖,采光普遍不足;特别是图书馆或书库中的书架,各书架紧密相邻、成排摆放,严重影响了采光,既直接照射或漫反射到书架上的光线严重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书架采光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书架,包括承重框架和搁板,所述的搁板与承重框架连接;包括设置在书架顶部的透光板、限制透光板前后左右移动的限位部件;
所述的承重框架包括左侧承重架、右侧承重架、矩形的上框和矩形的下框;
所述的左侧承重架、右侧承重架,其每一承重架均包括三根承重柱,该三根承重柱依其前后所在位置为前部承重柱、中部承重柱和后部承重柱;
所述的中部承重柱为直形且垂直;所述的前部承重柱和后部承重柱,它们为弯曲的弧形,并且该两柱的弯曲弧形具有相互对称的性质;前部承重柱,其弧形形状为上端和下端在前、中间在后,前部承重柱的中间部位与中部承重柱固定连接;后部承重柱,其弧形形状为上端和下端在后、中间在前,后部承重柱的中间部位与中部承重柱固定连接;
左侧承重架的中部承重柱,其顶端与上框的左侧居中部位固定连接、其底端与下框的左侧居中部位固定连接;左侧承重架的前部承重柱,其顶端与上框的左侧前部固定连接、其底端与下框的左侧前部固定连接;左侧承重架的后部承重柱,其顶端与上框的左侧后部固定连接、其底端与下框的左侧后部固定连接;
右侧承重架的中部承重柱,其顶端与上框的右侧居中部位固定连接、其底端与下框的右侧居中部位固定连接;右侧承重架的前部承重柱,其顶端与上框的右侧前部固定连接、其底端与下框的右侧前部固定连接;右侧承重架的后部承重柱,其顶端与上框的右侧后部固定连接、其底端与下框的右侧后部固定连接。
2.所述的书架包括四个以上的搁板和四对以上的挂片;所述的搁板,其数量为双数;所述的挂片对数和所述的搁板个数,两者保持一致;
每一对挂片包括左挂片和右挂片;所述的左挂片、右挂片,该两者之间的形状结构呈对称性质;
每一挂片的主体形状呈特殊的矩形,所述的特殊是指挂片的前侧上部为圆弧型;挂片的下部设有两个突起的、用于连接搁板的插钩,挂片的最下端设有用于承担搁板的折边,折边的折起方向和插钩的突起方向一致;在挂片的后侧设有一上一下的两个挂钩;
所述的前部承重柱、中部承重柱和后部承重柱,它们均为截面是矩形的方管;所述的中部承重柱,其管壁的前侧和后侧各成排开设安装孔,安装孔从上到下排列成直线,上下相邻的安装孔间距相等,并且该间距与所述挂片中的一上一下两个挂钩的距离相等;
所述的搁板,其折卷成长条板块结构,其具体为:搁板承重面朝上,搁板承重面的前边缘处向下折弯90°角度而形成第一面,在第一面的下边缘处向后折弯90°角度形成第一加强条;搁板承重面的后边缘处向下折弯90°角度而形成第二面,在第二面的下边缘处向前折弯90°角度形成第二加强条;在搁板承重面的左边缘处向下折弯90°角度而形成左侧面,在该左侧面的下部前角落和后角落各有一个缺口,缺口的位置与所述挂片的插钩位置相对应;在搁板承重面的右边缘处向下折弯90°角度而形成右侧面,在该右侧面的下部前角落和后角落各有一个缺口,缺口的位置与所述挂片的插钩位置相对应。
3.所述的插钩,其下部与挂片连为一体,其身部和头部、它们与挂片分离;插钩的上端头部为半圆形;
所述的中部承重柱,其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前部承重柱及后部承重柱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
4.所述的中部承重柱由左右紧挨的两根截面是矩形的方管固定连接而成,每一根方管均开设一排安装孔,各安装孔从上到下排列成直线,相邻的上下安装孔的间距相等、并与所述的挂片中的一上一下两个挂钩的距离相等。
5.所述的书架包括隔离板;所述的隔离板为折弯结构,各相邻的折弯面成90°角度的夹角,其具体为:隔离板的板身垂直,板身的下部边缘向前折弯、形成条形的第一水平面,第一水平面的前端边缘向下折弯、形成条形垂直面,条形垂直面的下部边缘向前折弯、形成条形的用于承担搁板的第二水平面;所述的板身,其左上角设有向左突起的左挂钩、其右上角设有向右突起的右挂钩;
所述的中部承重柱,其侧面从上到下开设两排用于安插左挂钩、右挂钩的插孔。
6.所述的承重框架为两套以上;每套承重框架均包括左侧承重架、右侧承重架、矩形的上框和矩形的下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未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28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