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集成生物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2982.X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791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南汇区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集成 生物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与传统污水处理系统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反应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集成生物处理系统,能够在传统的SBR生化池中增加了生物填料,提高了生物处理效率,减少了活性污泥的流失。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集成生物处理系统,用于快速处理城市污水。
一种一体化集成生物处理系统,它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格栅集水井,它是用于汇集各处污水的设置有格栅的集水容器;
厌氧消化池,它是用于容放经格栅集水井所汇集的污水,并通过密闭条件来实现的厌氧反应容器;
接触氧化室,它是用于和空气中的氧气相接触,利用微生物进行生化处理的容器,用于接收经过厌氧消化池所处理过的污水;
兼性生物滤池,它是用于混合经过厌氧消化池和接触氧化室两个步骤所处理过的污水,并进行反硝化和泥水分离操作的容器;
出水消毒井,它是用于对经过前述装置处理过的污水,通过添加消毒剂在排放前进行杀菌消毒处理的容器。
进一步,所述的一体化集成生物处理系统,还包括有如下技术特点:
在所述的厌氧消化室中,其中活性污泥的浓度为1000mg/L。
在所述的接触氧化室中,还配套设置有向接触氧化室内进行充氧操作的充氧设备。
在所述的接触氧化室中,所添加的生物填料为组合填料。
在所述的兼性生物滤池中,采用的过滤装置为平流式过滤室。
在所述的出水消毒井中,所添加的消毒剂是通过氯片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集成生物处理系统,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增加了兼性生物滤池,提高了整体的污水处理效率。在其污水处理的实现方法上,与传统的SBR生化池中相比较,在接触氧化室中增加了一种叫做组合填料的生物填料,提高了该系统的生物处理效率,减少了活性污泥的流失;去除了传统SBR生化池中的滗水器,大大降低了投资的成本,从而简化了操作和维护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集成生物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触氧化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说明:
参图1所示,展示了该一体化集成生物处理系统100的主要结构,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格栅集水井110,它是用于汇集各处污水的设置有格栅的集水容器;
厌氧消化池120,它是用于容放经格栅集水井110所汇集的污水,并通过密闭条件来实现的厌氧反应容器;
接触氧化室130,它是用于和空气中的氧气相接触,利用微生物进行生化处理的容器,用于接收经过厌氧消化池120所处理过的污水;
兼性生物滤池140,它是用于混合经过厌氧消化池120和接触氧化室130两个步骤所处理过的污水,并进行反硝化和泥水分离操作的容器;
出水消毒井150,它是用于对经过前述各装置处理过的污水,通过添加消毒剂在排放前进行杀菌消毒处理的容器。
进一步,所述的一体化集成生物处理系统100,还包括有如下技术特点:
在所述的厌氧消化室120中,其中活性污泥的浓度为1000mg/L。
在所述的接触氧化室130中,还配套设置有向接触氧化室130内进行充氧操作的充氧设备131。
在所述的接触氧化室130中,所添加的生物填料为组合填料。
在所述的兼性生物滤池140中,采用的过滤装置为平流式过滤室。
在所述的出水消毒井150中,所添加的消毒剂是通过氯片来实现的。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南汇区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市南汇区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29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