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力吸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3099.2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0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苏剑;杜伟明;宋基荣;张苏;龚乃尧;范永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B03C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刁文魁;翟羽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吸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是一种磁力吸屑器,适用于清理和消除加工零件内的金属碎屑。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这里主要是指一些小型金属零件、夹具、小模具、工件、器件的加工,往往会产生很多金属碎屑(多为铁屑),在加工完成前是需要将这些金属碎屑去除掉的,用手去除费时费力,不仅容易被划伤,而且不易清除加工零件内的金属碎屑,这时,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清除。磁力吸屑器就是这时可以使用的工具。
目前,较多采用的是用电磁装置进行铁屑的清理,这对较大型金属工件的处理是较有效的,但是对小型金属零件的处理就不一定合适,会消耗较多的能源而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中国专利,专利号93230628.4,报导了一种“强力吸屑器”,它实际上是一种螺丝刀结构,在螺丝刀的顶端设有磁性,吸取金属碎屑很方便,但是,其磁性面积过小,效率不明显,并且无法自行去屑,影响了其推广应用。
中国专利,专利号200720172852.4,报导了另一种“吸屑器”,它像一个熨斗,上面是把手,下面是磁性体,磁性面积较大,但其缺点是:不便携带,也无法适应机械加工件内金属碎屑的吸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适合吸附小型零件内的铁屑,效率明显,能自行去屑,而且使用手感佳、携带方便的磁力吸屑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磁力吸屑器,含有永磁体和壳体,其特征是,与铜片条、软铁条、旋转块和底盖一起构成;壳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壳体空腔的内壁上交错地贴有弧状的铜片条和软铁条,椭圆状的永磁体设置在贴了铜片条和软铁条的壳体空腔内,壳体的前端设置有旋转块,旋转块通过椭圆状孔套在永磁体的顶端,壳体的后端设有底盖。
所述壳体为铸铁结构的壳体。
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凸起结构,在凸起结构端设置旋转块。
在所述凸起结构的空腔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设有球形凹处。
所述永磁体两侧的弧形边与壳体空腔的弧形为同等弧形边,永磁体前端的弧形边上设有小弹簧槽,小弹簧槽内嵌装有小弹簧和滚珠。
所述永磁体顶端的椭圆状边上设有第二键槽。
所述旋转块的椭圆状孔内设有第一键槽,第一键槽与第二键槽相对应时,采用键卡在键槽内进行锁定。
所述铜片条的宽度与永磁体的宽度一致或略宽些。
所述底盖里面的中间位置设有限位槽,底盖用小螺丝紧固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力吸屑器的原理是:
利用永磁体与铜片(抗磁物质)、软铁(可在短时间内磁化与退磁)间的关系,通过吸附外壳的设计,可通过转动块的旋转,以改变吸屑器的吸屑与去屑功能的实现。吸屑时,只需转动与永磁体相连接的旋转块,使永磁体与铜片成非重合的角度,由于永磁体的磁性作用,使外壳带有磁性,达到吸屑的目的。去屑时,同样只需转动与永磁体相连接的旋转块,使永磁体与铜片成重合的角度,这样,壳体由于铜片的抗磁作用失去了磁性,壳体上吸附的铁屑因失去磁性的吸力,在重力作用下掉落下来,这样就可以轻易地去除吸附在外壳上的铁屑。
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力吸屑器的积极效果是:
(1)结构简单合理,充分利用了永磁体、抗磁的铜片、可在短时间内磁化或退磁的软铁条的材料特征,通过外壳、转动块及附着结构的设计,成为一种手携式的磁力吸屑器。
(2)壳体采用类似手电筒的圆柱形设计,携带、握拿和使用都很方便,壳体顶端的旋转块转动起来也很方便,使吸附铁屑和自行去屑都可在瞬间完成。
(3)实用方便,效果明显,无需耗能,应用范围广,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力吸屑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力吸屑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旋转块, 2、壳体, 3、底盖, 4、永磁体,
5、铜片条, 6、软铁条, 7、小螺丝, 8、滚珠,
9、小弹簧, 10、键, 11、环形凹槽,12、球形凹处,
13、第一键槽, 14、第二键槽,15、小弹簧槽,16、椭圆状孔,
17、限位槽, 18、去屑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力吸屑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和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3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