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投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3632.5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831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林钟镐;赵星大;金城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00 | 分类号: | G03B21/00;G03B21/56;G03B21/20;H04N9/31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春荣;竺 云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投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投影装置,特别涉及在多种环境下可以稳定投射的 具备外部构造体(类似于外壳)的微型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投影机是利用光源和光调制器及投射透镜再生小的影象,然后把影象放 大投射的电子设备。投影机一般使用在办公室,体积大、重量重,一般是放 置在办公室中央或是吊装起来使用。投影机中虽然也有小型化的产品在商用 化,但并不像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 那样携带方便,所以不是重要的会议场合基本不会携带使用。
根据这些需求,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正在开发长宽大小和信用卡一 样的微型投影装置。不过微型投影机虽可以变成可以随身携带的大小,但投 射影像的屏幕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的。例如在野外可很能无法找到 合适的平面作为屏幕。在普通的场合,即使可以找到一个平面(如墙面), 其质地、颜色、大小、位置如果不合适也会大大影响显示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投影装置,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不 受外部环境对屏幕的约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微型投影装 置,包括:微型投影结构体和与该微型投影结构体相连接的屏幕结合体;
微型投影结构体中进一步包括微型投影元件;
微型投影元件进一步包括:光源和把从该光源照射出的光转换成影象的 光调制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将屏幕作为一个部分组合到微型投影装置之中,这样在各种环境下都可 以方便地使用微型投影装置,不再受限于外部必须有合适大小且平整的平面 作为屏幕。因为屏幕是自带的,所以其材质、颜色、大小、位置都是适合的, 可以保证投影的效果。
进一步地,以滑动引导槽连接屏幕结合体和微型投影结构体,可以在不 用时使微型投影装置的体积较小,方便携带。
进一步地,多级的滑动引导槽完全展开后可以有更长的长度,使屏幕离 开投影元件更远,以便获得更大的投影图像。
进一步地,在微型投影结构体一侧连接屏幕结合体,使用时可以滑动, 屏幕本体可以从屏幕结合体旋转垂直竖起,然后屏幕本体可以展开。这样投 射影象的屏幕就能够以方便携带的方式结合在微型投影机上,使用者只需要 携带微型投影机就可以在多种环境下稳定投射。
进一步地,不使用时,将膜卷在框架上以便携带,使用时,将膜展开作 为屏幕。因为膜较薄,采用卷膜的方式能够以较小的携带体积获得更大的展 开面积。
进一步地,在微型投影装置中内置电池,可以使该微型投影装置不再受 限于外接电源的有无,可随时随地地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微型投影装置投影元件简略实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微型投影装置的简略实例图;
图3是图2中的微型投影机从下方仰看的简略实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微型投影装置的屏幕结合体推出 后,突出状态的简略实例图;
图5是图4所述微型投影装置的屏幕结合体中屏幕旋转后处于垂直状态 的简略实例图;
图6是图5所述微型投影装置的屏幕本体左右完全打开状态的简略实例 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屏幕本体构造的简略实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屏幕本体构造的简略实例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屏幕结合体与投影结构体另一种连接方式 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具有多级滑动引导槽的微型投影装 置简略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中微型投影结构体与屏幕结合体以共 公的转轴连接的微型投影装置简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 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 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 护的技术方案。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36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避雷器在线监测器
- 下一篇:一种硅单晶炉晶棒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