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非平面玻璃银镜工艺的银镜生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3868.9 | 申请日: | 200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556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10 | 分类号: | C03C1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436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平面 玻璃 银镜 工艺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银镜生产设备,尤指一种用于非平面玻璃或者不规则形状玻璃银镜生产工艺的银镜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平面玻璃的银镜生产工艺一般为:首先将平面玻璃送入生产线上片端,经抛光清洗、敏化,镀银,镀铜、淋漆、烤干、再淋漆、再烤,清洗、下线等过程完成平面玻璃镀银镜子的生产,从出口端出来的银镜镜板即可包装出厂销售。
全部流程可以细述如下
1、待加工平面玻璃送入生产线;
2、清洗,经过去有机污渍,抛光,纯净水再次清洗等过程,清洗玻璃;
3、镀银前锡盐敏化处理;
4、镀银,采用硝酸银还原反应原理,产生反射层-银膜,通过喷淋装置,将药液喷洒到玻璃表面进行化学反应;
5、镀铜,采用化学置换反应,形成一层牢固的铜膜以保护反射层;
6、固化处理;
7、淋第一层保护漆,然后加热烘干;
8、淋第二层保护漆,然后加热烘干;
9、镜面冷却,清洗。
对于非平面玻璃的银镜生产,一般也采用上述平面玻璃的银镜生产工艺,其生产线使用辊式传输线,或者采用网带传输线,对于无镀层面不作局部保护,生产过程尤其是镀银过程中采用大量的药液喷淋和提高药水温度,有的还采用空气加压雾化方式,从而加快反应时间来克服棱角部分无镀层的缺陷,但是这种生产工艺却无法避免棱角镀层薄的问题;而且下线产品还须去除无镀层的多余镀层或者涂层,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这种生产工艺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见美国专利(专利号为4,894,278)-平板玻璃的辊式传输银镜生产线。
另外本领域中也有把整个玻璃产品垂直浸泡于充满药液的槽体内,来解决棱角处镀层薄的问题,但却使产品无需镀层表面也镀上镀层,造成生产成本浪费,生产效率低下;或者将无需镀层表面预先进行贴膜保护,然后再进行浸液处理,这样处理存在的问题就是单独贴膜的生产成本很高,生产效率也很低,无法形成生产线式的大规模生产。其次有些厂家采用物理方法,如用真空沉积银方法,则须使用大型真空设备来实现量化生产,从而导致生产的成本投入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非平面玻璃银镜工艺的银镜生产设备,由于使用了象形框,从而大为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非平面玻璃银镜工艺的银镜生产设备,包括一系统控制装置,一药液供给装置,机身以及支撑机身的支架,机身上设有两条闭环转动的链条,一放置有待加工非平面玻璃的托盘平行设置在链条上方,机身上依次设有多个处理工位,在机身上镀银工位段设置一象形框控制装置,所述象形框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固接在机身上的汽缸,至少一组设置在汽缸中并受汽缸控制而上下运动的支杆,所述支杆与至少一个象形框固接,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汽缸运动,下降到托盘上的象形框与托盘密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上依次设有清洗工位、敏化处理工位、镀银工位、冲洗工位、吹风除水工位、热风烘干工位、喷漆工位、烘干工位、冷却下料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象形框的形状与待加工非平面玻璃的外形吻合,其底端设有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梭镜或非平面玻璃件镀层不均匀,梭线、尖端无镀银层的问题,同时极大的提高了银的利用率,降低了药液的使用量。现有技术中,对于非平面玻璃的银镜生产采用与平面玻璃的银镜生产一样的工艺,由于镀银时,药液喷淋到平面玻璃上,药液由于液体本身的表面张力容易积淀在玻璃的表面,从而与玻璃进行充分的反应接触,因此镀银的效果非常好,而对于非平面玻璃,由于存在多个棱角,药液喷洒到玻璃表面后无法积淀,从而使药液与玻璃表面的接触时间很短,为了提升镀银效果,就必须不断的喷淋药液到玻璃表面上尤其是玻璃棱角部位,这样就造成了药液的极大浪费,提升了生产成本。而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引用了象形框,根据待加工非平面玻璃的形状,设计与之吻合的象形框,在镀银时,用象形框将待加工非平面玻璃围住,然后再喷淋药液,这样药液就会基本全部落入到象形框中,当药液完全淹没待加工非平面玻璃的最高点时停止喷淋药液,让药液与玻璃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提升象形框排出已反应的药液,这样,使用的药液量会大为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相对于直接将整个玻璃产品垂直浸泡于充满药液的槽体内,来解决棱角处镀层薄的问题但却使产品无需镀层表面也镀上镀层,造成生产成本浪费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事先将产品的无需镀层表面进行局部保护,从而直接就生产出合格产品,不会造成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南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38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供应器的电源分布板补强装置
- 下一篇:塑壳式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