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回收活性焦的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3982.1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907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克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B01J20/34;B01J2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120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收 活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已吸附二氧化硫的活性焦进行脱附,回收SO2资源,恢复活性焦性能的装置,具体指一种用于回收活性焦的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燃煤电厂、金属冶炼厂、燃煤锅炉厂、垃圾焚烧等工业炉窑排放的烟气和废气中含有SO2、SO3、NO、重金属离子、有害烟尘污染物,从而形成严重污染,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形势非常严峻;我国同时还是农业大国,需要大量硫酸和硫磺来生产化肥,但我国贫硫,只能每年花费巨资从国外进口硫磺;而且,我国的煤炭资源多分布在中西部缺水地区。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对多种有害废气进行一体化联合脱除,同时回收硫资源,并且节水的干法烟气净化技术,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活性焦脱硫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以物理-化学吸附原理为基础的干法脱硫、脱硝技术,通过活性焦的吸附作用进行脱硫,吸附过二氧化硫的活性焦炭再生后可重复使用,同时获得硫资源,便于资源化利用,同时活性焦还具有脱氮、脱除有害重金属的功能,而且活性焦脱硫属于干法脱硫,非常节水,基本不消耗工艺水,特别适合水资源缺乏地区。活性焦脱硫技术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所产生的废弃物极少,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02112580.5,公开了一种“活性焦移动解吸装置”,申请日为2002年1月23日。该解吸装置的主体主要由加热仓和冷却仓构成,采用间接加热的方式,解决了活性焦的再生问题,实现了能源的合理使用,具有较高的脱附性能。但是,该装置在运行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
1、所用换热器采用纵向翅片,加工难度大,且换热管采用上下错开三角型排列,这样为了保证活性焦流动畅通,单位体积内换热管数量必然排列较少,从而导致整体装置一般比较庞大,设备投资高。同时纵向翅片对活性焦磨损严重,使得运行成本偏高。
2、该专利装置从设备最上部抽取回收气体,这样酸性气体充满设备内部,导致设备腐蚀严重。
3、该专利装置抽气不能彻底,始终会残留一部分回收气体在设备低温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结构空间利用合理、加热能源方便灵活、运行费用低的用于回收活性焦的设备,本装置通过对反应器本体中各部件进行重新设计,从而使热能利用的效率更高,同时增加了布料导气机构使抽气更为彻底,脱附效率更高,减轻了设备的腐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回收活性焦的设备,包括一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内自上而下由进口锁气阀、加热仓、反应仓、冷却仓、出口锁气阀顺序连接,所述加热仓中设有加温换热器,所述加温换热器与一热源装置连接,冷却仓中设有冷却换热器,在所述进口锁气阀与加热仓之间设有一预热仓,所述预热仓设有预热换热器,所述预热换热器与一循环介质换热器、一循环泵及冷却换热器形成一个热循环系统;所述预热仓与加热仓之间设有第一布料导气机构,加热仓与反应仓之间设有第二布料导气机构;所述第一布料导气机构、第二布料导气机构分别与一回收气体抽气泵连接进行脱附气体回收。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仓与出口锁气阀之间设有第三布料导气机构,第三布料导气机构上设有一气体吹扫口。
进一步地,所述布料导气机构由多个直边人字型构件组成,所述构件的人字型夹角为45~70度。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吹扫口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或者氮气。
进一步地,所述预热换热器、加温换热器、冷却换热器均采用鳍片换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鳍片换热管采用矩形排列,设置在同一个垂直面上。
本装置中,活性焦脱附再生工作过程如下:
需要脱附再生的活性焦,由进口锁气阀进入到反应器本体,活性焦在自重的作用下,自上至下移动,经过预热仓预热、第一布料导气机构、然后进入到加热仓,在加热仓中,活性焦被加热到400-450℃,然后进入反应仓,在高温区域,活性焦吸附的SO2被有效脱附,脱附气体通过第一布料导气机构和第二布料导气机构引出,由回收气体抽气泵抽出,送入SO2资源利用系统进行脱附气体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克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克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3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汽油机多功能测试机
- 下一篇:内外浮顶罐全范围全天候液位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