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料台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4228.X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7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严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亚电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孙敏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料台车,尤其是一种用于承载条状耳料的耳料台车。
背景技术
耳料台车是用于承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耳料。其可适用于多种情况下的耳料承载。
目前,业界常用的耳料台车,其通常包括有一个承载底座,底座下部设有滚轮,以便其运动。承载底座上端的承载面上,还会设置承载板,以使得耳料在其上进行堆积时,其还会与承载面之间留有空隙,以便后续的耳料打包操作及叉车运输操作。
但由于这些承载板通常只是两端与承载底座连接,这就使得其除两端外的部分与承载面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这也就使得在后续耳料打包过程中,打包用的钢带会从承载板与承载面之间的间隙穿过,进而相互交缠在一起,不利于打包操作。
另外,由于承载板与承载底座之间的间隙,也会造成打包钢带在打包的过程中,将其一起打包。这样,也就使得打包不成功,还需重新操作
因此,业界急需一种耳料台车,来改善或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业界使用的耳料台车在耳料打包时,存在打包用钢带容易相互交缠以及容易将耳料台车一起打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料台车,其在进行对其承载的耳料进行打包操作时,不会出现打包钢带相互交缠以及将耳料台车一起打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料台车,其包括有承载底座,其下部设有滚轮。其中承载底座的承载面的中部位置还设有与承载面完全接触连接的分隔挡板,以将承载底座的承载面分隔为左右两个互不联通的部分。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分隔挡板于其任意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出的挡杆。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承载底座与分隔隔板平行的两端,也各自设置有一个与承载面全部接触连接的挡板。如此,挡板与承载面之间不会存在缝隙。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设置于承载底座相对两端的挡板的上部为弧形状。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设置于承载底座相对两端的挡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出的挡杆。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位于承载底座两端同一侧的两挡杆上还连接有扶手部。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分隔挡板设置的挡杆是设置于靠近扶手部的一端。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分隔挡板的上部设置为弧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承载底座的中部承载面位置处,设置到底的分隔挡板。将承载底座的承载面分隔为左右两个互不联通的部分,这样,在打包的时候,包装钢带只会在各自部分内进行操作,而不会出现相互交缠的问题。另外,分隔挡板为到底设置,这也就使得其与承载面之间不存在任何空隙,也就不会使得包装钢带可伸到其下方,将其一起打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耳料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耳料台车100,其包括有用于承载耳料的承载底座110,其中底部110的下部还设置有滚轮111,以用于移动耳料台车100。
进一步的,在承载底座的上部承载面的中部位置处,还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分隔挡板112,其与承载面完全接触连接,以将承载底座110的承载面分隔为两个互不联通的部分。
进一步的,承载底座与分隔挡板相平行的两端也各自设有与承载面完全接触连接的挡板114、116。
进一步的,挡板114、116的两端还各自设置有向上延伸出的可用于阻挡耳料的挡杆113、115。
进一步的,位于承载底座两端同一侧的挡杆上还可设置有扶手部119,以便操作耳料台车100。
进一步的,分隔挡板112在靠近扶手119的一端,也设置有向上延伸出的挡杆117。
进一步的,对于挡杆113、115、117的具体高度,并不限定,其可随具体需要而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承载底座的中部承载面位置处,设置到底的分隔挡板。将承载底座的承载面分隔为左右两个互不联通的部分,这样,在打包的时候,包装钢带只会在各自部分内进行操作,而不会出现相互交缠的问题。另外,分隔挡板为到底设置,这也就使得其与承载面之间不存在任何空隙,也就不会使得包装钢带可伸到其下方,将其一起打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亚电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南亚电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42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可变电抗的静止无功补偿器
- 下一篇:电连接器及其遮蔽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