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升机电缆滑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4297.0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4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姚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维华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机电 滑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的一种设备,特别涉及建筑施工提升机电缆滑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施工提升机工作时的电缆,是在提升机梯笼正下方,底架上安置一个盛电缆的笼子,随着梯笼的提升,电缆被拽起或落入笼中;这种方法有三大缺点:其一、电缆起落不规矩,极易发生乱绳现象;其二、电缆随梯笼的升高(当超过200米时),电缆的自重往往要超过自身的抗拉强度,影响电缆的寿命和安全使用.因此限制了提升机的总体高度;其三、随着梯笼的提升,电缆下垂摆动,极易造成电缆被建筑附着物或提升机立柱挂住,发生断缆漏电等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上述缺点,节省电缆,延长电缆使用寿命,解决电缆自重增加,增加施工提升机高度的电缆滑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施工提升机上设有电缆导轮装置,本装置由钢丝绳(2)、电缆吊杆(3)、电缆滑轮(5)、钢丝绳滑轮(6)、随行小车(7)等组成,电缆吊杆(3)固定在足够高的建筑物附着点上,钢丝绳(2)一端与梯笼(1)下底连接,另一端通过随行小车(7)与电缆吊杆(3)固定,电缆(4)一端连接梯笼上的电机,另一端通过随行小车(7)与电缆吊杆(3)上的施工电缆连接。
本装置的随行小车(7)上有电缆滑轮(5)和钢丝绳滑轮(6)。
本实用新型电缆(4)不摆动,使用安全,由钢丝绳(2)承担重量,延长电缆使用寿命,电缆(4)随梯笼(1)移动,节省电缆,而且由于设置了电缆吊杆(3),不仅解决了电缆自重问题,还大大增加了提升机高度,特别适合高层建筑施工提升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提升机电缆滑轮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图中梯笼(1)、钢丝绳(2)、电缆吊杆(3)、电缆(4)、电缆滑轮(5)、钢丝绳滑轮(6)、随行小车(7)。
随行小车(7)可沿施工提升机的柱架由梯笼(1)带动上下移动,即在钢丝绳(2)的作用下,随梯笼(1)的提升而提升,钢丝绳(2)一端与梯笼(1)下底连接,另一端通过随行小车(7)上的钢丝绳滑轮(6)与电缆吊杆(3)固定,电缆吊杆(3)固定在建筑物附着点上,并且随施工提升机整体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电缆吊杆(3)至足够高的位置上,即基本使电缆吊杆(3)固定在施工提升机的中间偏上位置;梯笼(1)降于最低处时高于施工地平面,因而随行小车(7)的位置可比梯笼(1)低,使钢丝绳(2)不松驰、不脱落;电缆(4)的一端与梯笼(1)的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随行小车(7)的电缆滑轮(5)与电缆吊杆(3)上的施工电源连接,其长度比钢丝绳(2)稍长,使随行小车(7)的重量由钢丝绳(2)承担,电缆滑轮(S)的作用就是制止电缆(4)下重摆动。
本装置在电缆吊杆(3)处的施工电源,可以是建筑物内的电源,也可由施工地面向上输送,输送电缆固定在建筑物上。
实施例:假定施工提升机整体高度200米,电缆吊杆(3)固定在离施工地平面170米的位置上,钢丝绳(2)的长度为171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维华,未经姚维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4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叶门窗抗变形竖框
- 下一篇:智能平衡节能电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