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加脂装置用的快速接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4916.6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7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陆云;董建超;马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21/00 | 分类号: | F16N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快速 接头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组件,尤其涉及对各类机械部件进行快速加脂的自动加脂装置用的快速接头组件。
背景技术
润滑脂主要用于齿轮、载重轴承等机械部件在工作时的润滑,以减少机械部件运动时的磨损。在冶金行业中,有大量的齿轮、载重轴承等机械部件,因此,润滑脂的使用及为频繁。润滑脂的添加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加注在润滑点上;另一种是通过油脂接头(亦称油嘴)将润滑脂加注在需润滑的润滑点上。
上述的油嘴,是各类机械部件为加注润滑油脂而安装在机械部件注油孔上的常用部件,虽然在尺寸上有大有小,但基本形式是相同的。如图1所示,在加注润滑油脂时,通过将油嘴1与加脂装置(未图示)的油管G相连,从而把设备所需的润滑油脂注入到机械部件中的润滑点上。
通过油嘴加注润滑油脂,一般有二种方式:
(1)手工(人工)加脂。加脂时,将干油枪上的输油管道端口与固定在机械部件注油孔上的油嘴连接,启动干油枪,干油枪内的油脂在弹簧张力的作用下,经油管、油嘴而进入机械部件的润滑点。
(2)自动加脂。加脂时,将油泵上的油管端口与固定在机械部件注油孔上的油脂接头连接,启动油泵,油脂在油泵的作用下,经油管、油嘴而进入机械部件的润滑点。
在以上二种润滑油脂的加注形式中,油管接口与固定在机械部件注油孔上的油嘴连接是共同点。其连接方式决定了是否是正真意义上的“自动”与否。
如图1所示,在自动加脂时所用的油嘴1的结构是,其具有六角平台1a,该六角平台的一端形成有直径小于六角平台1a的输入端1b、另一端形成有带有外螺纹的输出端1c,而油嘴1一端的输入端1b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将油脂通道孔(未图示)封住的圆珠体2,且输入端1b也被加工成外螺纹,所以,油管G的接口G1与油嘴1的连接是螺纹连接。这种连接也虽具有一定的快速和方便等特点,但在实际操作时也存在如下的问题:
1、油管G、接口G1、油嘴1呈轴向排列,需要一定的空间,对于在线设备空间比较小的注油点,该种连接无法实施。
2、接口G1与油嘴1的输入端1b的螺纹连接靠手动旋转,需要一定的手动空间,对于空间比较小的注油点,该种连接同样无法实施。
3、接口G1与油嘴1的输入端1b的螺纹连接,必须使接口G1的内螺纹位置与油嘴1的输入端外螺纹位置相吻合才能连接,而这种位置的相互关系无法用目测来直接得到结果,靠旋转摸索才能使其配合,影响了连接速度。
4、由于油管G的接口G1与油嘴1的输入端1b采用螺纹连接,因此对接口与油嘴输入端的螺纹有一定的配合要求,一旦螺纹损坏或磨损(实际生产中经常发生),则直接导致螺纹连接失败,无法完成加脂工作。
本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加脂装置用的快速接头组件,对其油嘴、油管和油管接口的连接空间要求小,油管接口不直接与油嘴输入端连接而通过转向接口件连接,连接速度快、准确,且不会损坏油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脂装置用的快速接头组件,具有中部含有六角平台(1a)的油嘴(1),所述六角平台的一端形成有圆柱形的带有油脂通道孔的输入端(1b)、另一端形成有带有外螺纹的输出端(1c),所述输入端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将油脂通道孔封住的圆珠体(2),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带有垂直圆孔及与该垂直圆孔垂直连通的水平圆孔的转向接口件(3)、紧固壳体(4)和紧固螺栓(5)。
上述结构中,所述紧固壳体形成为圆柱形的中空,且一端端面开设有方形缺口(4a)、另一端端面(4b)为中央形成有内螺纹通孔的封闭端,在所述紧固壳体的圆柱形侧壁开设有通向所述中空的、与所述方形缺口相连的方孔(4d),在与该方孔相对的所述紧固壳体的圆柱形侧壁开设有转向接口件插通孔。
所述转向接口件由压紧块和与该压紧块形成一体的圆柱杆构成,所述圆柱杆的一端以使所述垂直圆孔向下的状态插入在所述转向接口件插通孔内。
所述输入端与所述六角平台之间设有轴颈(1d),其直径小于所述六角平台及所述输入端直径并小于所述紧固壳体的所述方形缺口,该轴颈通过所述方孔插入在所述方形缺口内。
所述紧固螺栓的顶端,通过其螺纹部(5a)旋入所述封闭端的所述内螺纹通孔并旋入伸入到所述紧固壳体的中空内而与嵌入所述转向接口件插通孔内的所述转向接口件的上端面(3d)相抵接,所述转向接口件的下端面与所述油嘴的所述输入端端面相抵接。
另外,所述垂直圆孔(3h)开设在所述压紧块的下端面(3e)中心,其孔深是所述压紧块厚度的1/2且与从所述圆柱杆一端端面中心开设的通向所述压紧块中心位置的所述水平圆孔(3H)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49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瓶放气结构、放气工具及气瓶嘴
- 下一篇:LED显示屏广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