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面挤水的拖把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5022.9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林;王海林;朱亚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捷顺旅游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3/20 | 分类号: | A47L13/20;A47L13/59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3140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面 拖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把,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四面挤水的拖把。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胶棉拖采用蝶形对挤方式而将胶棉头所吸水分挤出,但是,蝶形对挤方式不能将胶棉头两端的水分挤干。
为了挤干胶棉头两端的水分,一种改进方式是在最早的蝶形夹上加了滑板。加上滑板后,可以把胶棉头两端的水分彻底挤干,但是胶棉头两侧边的水分不能挤得很干,因为胶棉头受挤压后变形,使得胶棉头被挤出面板的宽度范围,而被挤出部分的胶棉头成为盲区,没有受到面板的压力,水分自然就不能彻底挤干。
还有,中国专利申请第“200720113489.9”号公开了一种四面挤水的拖把。该包括拖把杆、位于拖把杆下端的两根挤水棒、棉头,两根挤水棒分别位于面头的两侧,拖把杆上枢接有拉手,拖把杆的下端为塑料头,塑料头具有倒U形凹槽,倒U形凹槽的下方有可容纳于该倒U形凹槽内的连接头,连接头的两侧枢接有夹板,两块夹板横向架设在倒U形凹槽的下端面上;棉头固接在两块夹板的下端面上,拉手通过拖把杆与连接头连接。
上述拖把在使用时,通过拉动拉手,在拖把杆的作用下即可将棉头上拉,在棉头上拉的过程中,一方面,棉头被两根挤水棒夹在中间挤压,另一方面夹板被翻折,棉头产生对折,也同时起到了挤水的作用。
但是,上述拖把仅仅是通过挤水棒夹紧棉头和夹板对折来实现挤水的功能,夹板对折的挤水方式仍然不能将棉头侧边的水挤掉,因此,上述四面挤水的拖把的挤水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四面挤水的拖把,该拖把不仅能够将胶棉头两端的水挤掉,还能将胶棉头两侧的水分挤掉。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四面挤水的拖把包括拖把杆、拉手把、卡钳座、底座、撑杆、连接架、拉线和胶棉头。拉手把包括把手和与把手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活动连接于拖把杆并相对拖把杆转动。卡钳座包括支撑部和位于所述支撑部两端的支腿,支撑部与所述拖把杆连接。连接架包括拉线连接部和与拉线连接部相对的滑板连接部。拉线一端连接于拉线连接部,另外一端穿过所述卡钳座的支撑部连接于拉手把。所述底座包括二块面板、二滑板和二转动机构,每一面板具有一空腔,所述面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撑杆、所述撑杆连接于所述卡钳座的支腿;每一滑板包括铰链部和与铰链部连接的平板部,铰链部与滑板连接部连接,平板部通过转动机构与空腔的底面连接;胶棉头固定于滑板的平板部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提动拉手把,拉手把使得拉线向上拉动连接架,连接架带动滑板将胶棉头拉进空腔内,从而,胶棉头被紧紧的包裹在两面板的空腔内,胶棉头的两侧边和端部均被空腔的侧面挤压,达到四面挤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挤水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挤水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四面挤水的拖把包括拖把杆1、拉手把2、卡钳座3、连接架4、拉线5、底座6和胶棉头7。
拉手把2包括把手21和与把手21连接的连接部22,连接部22通过铆钉与拖把杆1连接,因此,拉手把2可以以铆钉为支点,相对于拖把杆1转动。
卡钳座3包括支撑部31和位于支撑部31两端的支腿32,支撑部31上设置有穿线孔311,支撑部31与所述拖把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而使得拖把杆1位于两穿线孔311之间。
连接架4包括拉线连接部41和与拉线连接部41相对的滑板连接部42。
拉线5一端连接于拉线连接部41,另外一端穿过支撑部31的穿线孔311连接于拉手把2。
所述底座6包括二块面板61、二滑板62和二转动机构。每一面板61具有一空腔611。面板61连接于撑杆8的一端后,由撑杆8的另外一端与支腿32活动连接而使得底座6与支腿32活动链接。滑板62呈“L”形,滑板62包括铰链部621、平板部622和阻挡部623。滑板铰链部621与连接架4的滑板连接部42用销子连接成铰链机构。平板部622通过转动机构与面板61连接并位于空腔611内,具体的,平板部622通过传动机构与空腔611的底面连接。阻挡部622位于铰链部621和平板部622的相交处并。所述转动结构可以为转动杆9,转动杆9的两端均通过销轴与空腔611的底面和滑板62的平板部62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捷顺旅游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捷顺旅游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5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