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用双塔空气吸附干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5296.8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4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周芳;刘小丽;陈斌;陈奕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5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用双塔 空气 吸附 干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附干燥器,特别涉及一种机车用双塔空气吸附干燥器。
背景技术
吸附干燥器是用于干燥压缩空气,离开冷却器后的空气通常是完全饱和的,就是说任何降温都会产生冷凝水,吸附干燥器是使空气通过含有化学物质的过滤器以析出水分。
机车用双塔空气吸附干燥器是一种专用于轨道列车使用的干燥设备。机车用双塔空气吸附干燥器相对于一般吸附干燥器来说,除了本身满足使用空气处理量和压力露点以外,还需要考虑到干燥器是在行驶中的轨道列车上运作,要求干燥器体积小和能耗低,可以管理、监控干燥器的正常运作。
如图1所示,现有吸附干燥器包括第一切换阀1、第二切换阀2、第三切换阀3、第四切换阀4、消声器5、第一止回阀6、第二止回阀7、节流阀8、控制柜9、第一干燥罐体10和第二干燥罐体11,现有吸附干燥器的工作流程包括:吸附:湿空气从下管系经第三切换阀3进入第一干燥罐体10,自下向上流过吸附剂床,干燥后的空气从上管系排出;再生和吹冷:少量干燥空气(约7~16%)通过上管系再生气调节阀减压后进入第二干燥罐体11,对第二干燥罐体11内的吸附剂解析再生,恢复吸附剂的干燥能力,再生气通过下管系的第二切换阀2和消声器5排放到大气中;均压:吸附剂再生结束后,第二切换阀2关闭,第二干燥罐体11逐渐升压至在线工作压力,准备切换;切换:下管系的第四切换阀4打开,第三切换阀3关闭,第一切换阀1打开,第一干燥罐体10和第二干燥罐体11完成切换,第二干燥罐体11进行吸附,第一干燥罐体10卸压再生。其中,工作顺序、工作时间及加热温度由控制柜9自动控制完成。
但是,现有吸附干燥器存在体积庞大、能耗大,无法管理、监控干燥器的正常运作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机车用双塔空气吸附干燥器,其结构紧凑,节省空间,低能耗,可以管理、监控干燥器的正常运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机车用双塔空气吸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干燥塔、溢流阀、双向止回阀、排放阀、控制干燥塔交替用的电磁阀、导向控制阀和再生喷嘴,干燥塔的数量和排放阀的数量都为两个,每一个排放阀与对应的一个干燥塔的湿空气进气口连接,控制干燥塔交替用的电磁阀与一个排放阀连接,导向控制阀与另一个排放阀连接,双向止回阀与再生喷嘴连接在两个干燥塔之间,双向止回阀与再生喷嘴平行连接,双向止回阀还与溢流阀连接。
优选地,所述干燥塔包括吸附介质和离心式滤油分离器,离心式滤油分离器位于干燥塔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机车用双塔空气吸附干燥器还包括一个消声器,消声器连接在两个排放阀之间。
优选地,所述机车用双塔空气吸附干燥器还包括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一个干燥塔的湿空气进气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机车用双塔空气吸附干燥器通过更改干燥塔内部结构,增设离心过滤器和压力控制器。在本身满足使用空气处理量和压力露点前提下,确保干燥器体积小、能耗低,可以管理、监控干燥器的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吸附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用双塔空气吸附干燥器包括干燥塔21、溢流阀22、双向止回阀23、排放阀24、控制干燥塔交替用的电磁阀25、消声器26、导向控制阀27、压力传感器28和再生喷嘴29,干燥塔21包括吸附介质201和离心式滤油分离器202,离心式滤油分离器202位于干燥塔21的底部,干燥塔21的数量和排放阀24的数量都为两个,每一个排放阀24与对应的一个干燥塔21的湿空气进气口连接,控制干燥塔交替用的电磁阀25与一个排放阀24连接,导向控制阀27与另一个排放阀24连接,双向止回阀23与再生喷嘴29连接在两个干燥塔21之间,双向止回阀23与再生喷嘴29平行连接,双向止回阀23还与溢流阀22连接,压力传感器28与一个干燥塔21的湿空气进气口连接,消声器26连接在两个排放阀2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52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烘箱热管换热器节能装置
- 下一篇:消声器用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