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5322.7 | 申请日: | 200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3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是达环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王玮;雷绍宁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具体说是一种高温废气余温回收的热交换器,可加热导热油和热水。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消耗日益增多,资源的使用成本日益增加,不少企业开始利用回收高温废气中的余热来降低生产成本。传统的用来加热导热油和热水的高温废气余热回收热交换器,由于废气温度很高,管板需要用价格昂贵的耐热钢制作,同时为了确保管板能承受加热管和被加热介质的重量,制作钢板的管板需有一定厚度,为此耐热钢的用量较大。传统的热交换器只有一层设于外部的保温材料,该保温材料直接与高温的管板接触,所以必须是耐高温的特殊材料(一般用硅酸铝陶瓷纤维材料,最高耐温可达1100℃),这种特殊材料的价格比普通的岩棉保温材料(最高耐温约400℃)贵五倍左右。由于耐热钢板和耐高温保温材料都是主要材料,使得热交换器的制造成本很高,难以大量推广使用。另外,传统的热交换器将热风进口和被加热介质的进口放在同一侧,这样一来热风的出口温度肯定会高于被加热介质的出口温度,使得热交换器的效率不是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通过对热交换器内保温结构的改进,降低产品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加热管、管板和外保温板,所述管板固定于外保温板内,管板内围成一个空腔,加热管设于空腔中,在管板与加热管之间设耐高温保温材料;在管板与外保温板之间设普通保温材料。
优选地,在加热管与耐高温保温材料之间设内保温板。
优选地,所述管板两侧设折边,该折边与外保温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腔两端开口分别为热风进口和热风出口;加热管两端为加热管出口与加热管进口,所述加热管出口与热风进口同侧,加热管进口与热风出口同侧。
由于在管板内部增加了一层耐高温保温材料,避免了高温废气直接与管板接触,从而管板可以使用普通结构用钢,这样管板外侧的保温也可以使用普通的岩棉保温材料。内保温板不承受加热管和被加热介质的重量,只用很薄的耐热钢即可。这样既减少了耐热钢的用量,又减少了耐高温保温材料的用量,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材料成本。同时,热风进口和被加热介质的出口放置在同一侧,可以使得热风的出口温度低于被加热介质的出口温度,提高了废气中的余热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热交换器为管道状,内设多层结构以起保温作用。由图2(热交换器的截面视图)可知,由内至外依次为加热管6、内保温板7、耐高温保温材料4、管板8、普通保温材料3及外保温板5。内保温板7采用薄耐热钢;耐高温保温材料4可采用硅酸铝陶瓷纤维材料;管板8固定于外保温板5内,管板8内围成一个空腔,空腔两端开口分别为热风进口9和热风出口10,加热管6安装在管板8的空腔内,可与经过空腔的高温废气(热风)进行热交换。管板8承受加热管6和被加热介质的重量,但不与高温废气直接接触,可使用普通结构用钢;而管板8外的普通保温材料3也只需采用岩棉保温材料即可。优选地,作为主要承载部件的管板8的两侧设折边11,该折边11与外保温板5连接,起加固管板作用。热风进、出口9、10分别位于热交换器(管道结构)的两端,加热管的进出口也分开设置,其中,加热管出口2与热风进口9在同侧(或靠近热风进口9),加热管进口1与热风出口10在同侧(或靠近热风出口10),见图1。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管板内部增加了一层耐高温保温材料,避免了高温废气直接与管板接触,从而管板可以使用普通结构用钢,这样管板外侧的保温也可以使用普通的岩棉保温材料。内保温板不承受加热管和被加热介质的重量,只用很薄的耐热钢即可。这样既减少了耐热钢的用量,又减少了耐高温保温材料的用量,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材料成本,十分有利于该项节能产品的推广。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有内外两层保温材料(内部为耐高温保温材料,外部为普通保温材料)的热交换器,通过在管板内外各设保温层,实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同时,热风进口和被加热介质的出口放置在同一侧,可以使得热风的出口温度低于被加热介质的出口温度,提高了废气中的余热回收效率。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高温废气(800℃以上)的余热回收,可加热导热油和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是达环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是达环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53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