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氨法脱硫塔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5870.X | 申请日: | 200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4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孙玮;李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弗卡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氧化和浓缩组合式氨法脱硫塔。
背景技术
我国燃煤电厂众多,特别是供热、大型石化、化工、冶金等企业建有的中小机组(100MW机组以下)更是星罗棋布。燃煤产生的SO2给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为减少SO2危害,国家要求新建燃煤电厂锅炉必须同时建设烟气脱硫装置,在役电厂也要限期治理。
目前主导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由于脱硫装置投资较大,中小热电厂难于承受,且运行成本较高,脱硫副产物石膏受品质、产量及成本的限制,用途有限,造成额外的处理成本。氨法脱硫工艺可大大降低烟气脱硫成本。国内一些小锅炉采用一种简易的氨法喷淋塔脱硫装置,在塔的上部用氨水直接喷淋,但由于喷淋量少,烟气温度高(~100℃),加之氨水极易挥发,使排放的烟气夹带大量的游离氨,脱硫效率极低,很难回收硫铵产品,造成脱硫剂大量流失,运行成本高,而且还形成了氨的二次污染。国外一些公司所采用的氨法脱硫装置,为了满足较高的传质、传热要求,脱硫塔的液气比很大,接近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使得吸收循环液的流量很大,能耗较大,同时由于液膜夹带严重,脱硫塔的除雾要求很高,甚至采用了电除雾,加之整个装置防腐要求高,使得氨法脱硫的工程造价比同等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还要高~20%,严重制约了氨法脱硫技术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吸收、氧化和浓缩组合式氨法脱硫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氨法脱硫塔,按逆流式喷淋塔设计,所述脱硫塔的中部设有烟气进口,顶部设有烟气出口,脱硫塔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
除雾段,设置在所述烟气出口的下方;
吸收段,设置在所述除雾段的下方,所述吸收段依次设有水喷淋洗涤层和循环吸收喷淋层;
降温段,设置在所述吸收段的下方,对应烟气进口的位置;
氧化池,设置在脱硫塔的底部,内装循环吸收混合液;该氧化池的内部设有氧化空气分布排管和泵搅拌装置,氧化池的外侧设有连接氧化空气分布排管的压缩空气入口、向脱硫塔中加入氨水的氨水入口、以及一循环泵,用于将吸收混合液循环输送至吸收段的循环吸收喷淋层;氧化池的底部还设有硫铵排浆泵,用于将生成的硫铵送入后处理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氨法脱硫塔,所述除雾段采用两级波纹板高效除雾器,且配有自动清洗喷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氨法脱硫塔,所述吸收段设置的水喷淋洗涤层的数量为一层,循环吸收喷淋层的数量为三层,保证喷淋吸收覆盖率超过200%。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氨法脱硫塔,所述氧化空气分布排管上均匀分布有开孔,以向氧化池中均匀输送氧化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氨法脱硫塔实现了脱硫过程所需的六个功能:SO2吸收、烟气除尘、亚硫铵氧化、脱硫净烟气水洗和除水(雾)、硫铵浓缩。脱硫塔的液汽比较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装置降低8~10倍,大大降低所需吸收循环泵的功率。脱硫塔内利用烟气的热量浓缩铵盐,大大减少后续处理硫铵的能耗,同时避免在塔内生成硫铵结晶而造成设备堵塞。通过新型组合式氨法脱硫塔的应用,能高效、节能地完成的烟气脱硫过程,具有较大的工业化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氨法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氨法脱硫塔结构组成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氨法脱硫塔1,按逆流式喷淋塔设计,烟气从脱硫塔1中部的烟气进口3进入脱硫塔1,经脱硫的净化烟气从脱硫塔1顶部的烟气出口2排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氨法脱硫塔1可以采用碳钢制作,其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
除雾段4,设置在脱硫塔1内烟气出口2的下方,该除雾段4采用两级波纹板高效除雾器,且所述除雾器配有自动清洗喷淋装置15;
吸收段5,设置在所述除雾段4的下方,依次设有一层水喷淋洗涤层16和三层循环吸收喷淋层17;可以根据烟气负荷和所含的SO2量计算确定喷淋层的开启数量,喷淋的循环吸收液(氨水、铵盐溶液和水)用来吸收烟气中的SO2;所述水喷淋洗涤层不仅可用于减少烟气中铵盐的夹带,还可为脱硫塔补水,维持烟气脱硫过程的水平衡,喷淋管采用PP(聚丙烯)或FRP(玻璃钢)、喷嘴采用耐腐蚀、耐磨损的碳化硅材料制作;
降温段6,设置在所述吸收段5的下方,对应烟气进口3的位置,用于降低烟气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弗卡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弗卡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58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