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通道微量移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5876.7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3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微量 移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量移液器,具体说是一种多通道微量移液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从384孔微孔反应板取样和向384孔微孔反应板加样的微量移液器。
背景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是1971年由Engvall等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互相识别的这一生物学原理建立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微量测定技术。自问世以来,该技术不断改进,形成了多种分析方法,并且在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操作简单化以及实时、高效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成为一种适于推广到基层的技术。可以说ELISA是当前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一项微量测定技术。ELISA技术在生命科学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已迈出医药、临床领域,步入农业、渔业、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在疾病监控、诊断及防治,食品加工业,农牧渔业等各个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临床医学中,利用ELISA技术检测各种抗原和抗体,为临床疾病的辅助诊断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试验基础。ELISA法广泛应用于乙型肝炎(乙肝两对半)、甲型肝炎抗体、丙型肝炎抗体、梅毒抗体、HIV抗体、SARS病毒抗体等的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对于这些疾病的诊断,阻断传染性致病因子的传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ELISA还可用于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等肿瘤标志物浓度,然后用于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等各种肿瘤的辅助诊断(80%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血清中AFP含量增高),在此项ELISA检测中灵敏度可达20ng/ml以下。
ELISA是在微孔板上的微孔中完成的,微孔板有96孔和384孔板,用聚苯乙烯注塑而成。在使用微孔板进行ELISA或其他检测实验时,需要使用一种叫做移液器的装置向微孔中加入多种试剂,移液器有单通道和多通道的,多通道的移液器主要有8通道和12通道的两种。但是这些移液器是针对96孔微孔反应板设计的,用于向384孔板加样或从384孔板取样时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的移液器用于向384孔微孔反应板加样或从384孔微孔反应板取样。
本实用新型的多通道移液器由移液器主机和附件(一次性使用的吸嘴)构成(见说明书附图)。移液器主机由手柄(2)、连杆、腔体(13)、腔体外壳(14)构成,腔体内有并行排列的若干个活塞腔(9),活塞腔内有活塞杆(6),活塞腔的出口通过枪头坐(10)与枪头(12)连接,一次性使用的吸嘴(17)套到枪头上。相邻活塞腔的中心距离大约为4.5毫米,因此相邻吸嘴的中心距离大约也是4.5毫米。活塞杆通过活塞杆坐与连接杆、操纵杆(1)连接。在活塞杆,连接杆上有压簧来固定其位置,向下推操纵杆杆时,通过连接杆和活塞坐推动活塞往下运动,放松后,依靠压簧的反弹,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活塞杆的直径是一定的,因此,活塞移动排空的空气体积是与活塞的移动距离成正相关的,活塞移动的距离通过手柄上的调节盘(16)来控制。
转移液体是通过操纵活塞杆的来回移动实现的。
转移液体时,先吸液,通过手柄上的调节盘设定需要转移的体积,套上一次性吸嘴,往下推动操纵杆,排空设定体积的空气,然后将吸嘴的尖端插入待吸取的液体中,放松操纵杆,活塞依靠压簧的弹力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设定体积的液体在空气的压力下进入吸嘴中,待压力平衡后,将移液器移到目标板,吸嘴尖端对准目标孔,往下推动操纵杆,待液体排出来后,松开操纵杆,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推动推杆,去掉吸嘴,完成一次微量液体转移。
附图说明:
图1-1本实用新型的多通道移液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1本实用新型的多通道移液器主机内部结构视图;1.操纵杆、2.手柄、3.推杆、4.导杆、5.活塞固定座、6.活塞杆、7.密封圈座、8.外套、9.腔体坐、10.枪头固定座、11.推板、12.枪头、13.导杆固定套、14.外套盖板、15.上盖、16.调节盘、17.吸嘴
图2-2本实用新型的多通道移液器主机侧视图;
图3-1本实用新型的多通道移液器附件吸嘴纵向剖面图;
图3-2本实用新型的多通道移液器附件吸嘴粗端俯视图;
图3-3本实用新型的多通道移液器附件吸嘴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如何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5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压力调节旋钮
- 下一篇:石油化工工艺流程中余热能分级回收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