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轧轧辊离线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6177.4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6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荣鸿伟;谢斌;曹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06 | 分类号: | B21B2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轧辊 离线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轧轧辊的冷却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轧轧辊离线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热轧而言,由于所轧制的带钢温度较高(一般在1000℃左右),因此对轧辊的温度控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一般轧辊在轧制过程中,瞬间的温度可能达到700~800℃,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水冷后(轧制带钢的间隙),其温度大致控制在80℃左右,特殊情况下,轧辊的温度可能达到100℃左右。由于在轧制过程中,带钢存在一定的偏移,导致轧辊的温度分布呈现不规则的温度分布,此时,轧辊的辊型由于受温度影响(热凸度),会表现为不规则的辊型;同时受轧制过程中磨损的影响,加剧了不规则的辊型的发生,故在轧辊进行磨削前,必须经过一定冷却,以避免轧辊温度的影响,即轧辊热凸度对轧辊辊型的影响。受库存成本的影响,必须用最少的轧辊周转来满足生产的要求。这就对该冷却时间提出了新的要求。
按照现有的自然冷却方式,显然已不能满足轧辊使用的要求,为此,近年来,国内外很多钢铁企业为了满足轧辊磨削精度的要求,纷纷采用离线水冷的方式,对轧辊下机的温度进行控制,以满足生产所需要的轧辊。目前较为常见的离线冷却方式为采用在下机轧辊的周围安装一些冷却水管,直接对轧辊进行冷却。由于轧辊温度的分布将直接影响到磨削质量的控制,为此,该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
1、由于下机轧辊温度高(一般下机轧辊温度在80度左右)、直径粗(600~900mm),由于该方式的喷射冷却水不均匀,冷却效果差,造成将轧辊冷却到常温下的时间相对较长,特别是轧辊中心的温度发散时间更长;
2、由于下机的轧辊存在一定的热凸度,如果不能被充分冷却到常温,会影响轧辊的原始辊型,最终影响到其磨削精度。
3、由于该方式对喷射后的冷却水未采取有效收集,导致对现场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轧轧辊离线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能够提高对离线轧辊的强制冷却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热轧轧辊离线冷却装置包括放辊平台、设于放辊平台两侧的侧挡水板、数个并排设置的冷却部件以及冷却水输入管,所述的冷却部件均包括支架、冷却水集管和花洒式喷头,支架设于侧挡水板一侧;冷却水集管设于支架上端,并且冷却水集管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冷却水输入管相连;数个花洒式喷头并排设于冷却水集管底部。
所述的冷却部件还包括一气缸,该气缸设于支架外侧,气缸的活塞杆与冷却水集管一端相铰接。
所述的一侧挡水板与支架之间还设有冷却水收集通道。
所述的冷却水集管的一端还设有重力锤。
所述的支架内侧还连接设有一防撞挡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热轧轧辊离线冷却装置包括放辊平台、侧挡水板、数个并排设置的冷却部件以及冷却水输入管,冷却部件均包括支架、冷却水集管和花洒式喷头,冷却水集管设于支架上端,并且冷却水集管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冷却水输入管相连;数个花洒式喷头并且设于冷却水集管底部。该冷却装置通过数个冷却部件的花洒式喷头对轧辊从而往下喷淋冷却水,其冷却速度快、冷却均匀且效果好,能够满足轧辊后续磨削的精度要求;另外,通过挡水板以及冷却水收集通道可对冷却水进行有效收集,防止影响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热轧轧辊离线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的花洒式喷头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61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分页功能的影像读取设备
- 下一篇:人孔保护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