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床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6639.2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2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何祉民;周瑞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
主分类号: | A47C17/00 | 分类号: | A47C17/00;A47C17/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3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床。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现有技术的多功能床,包括支撑架和床垫,支撑架为带有中心轴的中心对称平面体,中心轴通过主轴承与轴套连接,轴套端部通过弹性支撑体与底座连接,轴套和弹性支撑体均位于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中心轴套筒内;床垫为圆形,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时可做旋转运动和摆动。由于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中心轴连接有轴承和弹性支撑体,使支撑架可做旋转运动和摆动,因此,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床垫也可旋转和摆动,另外,由于在床上或床边还设置有扬声器,在运动时还可播放音乐。
还有一种现有技术的可倒卧、翻身的多功能床,包括床面,床头床架板,在床面下有支架,在床面的尾部设置有一升降装置,支架下设置有摆动装置。
这种现有技术的可倒卧、翻身的多功能床的缺点是:
1、这种现有技术的可倒卧、翻身的多功能床由于在床的靠背上不设有海绵,坐在床上时靠在靠背上不舒适。
2、这种现有技术的可倒卧、翻身的多功能床成本高,制作复杂,不易普及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床,它能自动控制设置在床的靠背上的海绵,并能够通过开关人为的控制海绵的弹出,人靠在床的靠背上时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床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折叠床,包括床;还包括两块海绵、弹簧、连杆及开关。
所述的一块海绵设置在床头,另一块海绵设置在床的靠背内。
所述的弹簧设置在一块海绵的下方。
所述的开关设置在床的侧面,控制靠背内的海绵弹出。
所述的连杆一端与弹簧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床靠背内的海绵连接。
上述的可折叠床,其中,所述的海绵形状呈抱枕型。
上述的可折叠床,其中,所述的床头的海绵压下,压缩弹簧,连接在弹簧一端的连杆弹出另一块海绵。
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床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床由于设置了海绵及控制海绵的弹簧和连杆,能够控制床的靠背上的海绵的弹出,能够随时使用,方便舒适。
2、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床由于设置了开关,能够人为的控制床的靠背上的海绵的弹出,使用时安全可靠。
3、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床成本低,操作简单,能够方便人们坐在床上看电视等,易于普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床包括床1、两块海绵2、3、弹簧4、连杆5及开关6;一块海绵2设置在床头11,另一块海绵3设置在床1的靠背12内;弹簧4设置在一块海绵2的下方;开关6设置在床1的侧面,控制靠背12内的海绵3弹出;连杆5一端与弹簧4连接,另一端与海绵3连接。海绵2、3形状呈抱枕型。床头1的海绵2压下,压缩弹簧4,连接在弹簧4一端的连杆5弹出另一块海绵3。
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床的使用方法是,将平时放置枕头的地方改为一块可上下移动的海绵2,下方连接弹簧4及连杆5,连杆5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块海绵3上,当重力施加在床头11的海绵2上时,海绵2下降,同时弹出设置在床1的靠背12上颈部位置的另一块海绵3,即可供使用者靠垫。由于睡觉时不需要另一块海绵3,通过开关6控制弹簧4与连杆5断开连接,另一块海绵3不弹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床由于设置了海绵及控制海绵的弹簧和连杆,能够控制床的靠背上的海绵的弹出,能够随时使用,方便舒适;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床由于设置了开关,能够人为的控制床的靠背上的海绵的弹出,使用时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床成本低,操作简单,能够方便人们坐在床上看电视等,易于普及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未经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6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