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雨伞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7421.9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3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裕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 |
主分类号: | A45B23/00 | 分类号: | A45B23/00;G08B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张民华 |
地址: | 2019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雨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多功能雨伞,按国际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手携物品和旅游品大类,手杖伞;伞;女用扇或类似物小类,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伞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必需的生活用品,市场上的伞只是对伞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多方面的改进,但功能上尚有不足,即功能单一,只能作为防雨的工具。在下雨的夜晚,天很黑,路也很滑,对于没有随时带电灯的人们来说,行走在漆黑路上,尽管伞挡住了雨水,但不能作为照明的工具,有时风力过大时容易把雨伞吹倒,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特别是,行走在路上,不宜被司机发现,从而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或者在漆黑晚上,遇见小偷或抢劫时,伞体不能作为人们防身的工具,也给人们带来危害。
目前,现有和曾有有关于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的技术对新型照明雨伞都做过很有功效的努力,也曾涉及过优秀的技术方案。如专利号95218921.6所设计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雨伞》,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的技术方面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的解决了雨伞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难解决照路、其警示作用以及防身工具使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雨伞,不仅可用于照明、避雨,警示效果好,而且还具有报警作用的功能,提高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功能雨伞,包括伞柄、伞架和设置伞架上伞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伞柄的底部安装有电池和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设置在电池上面,在伞架下设有防水的LED照明灯,该LED照明灯设置在伞布下面,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
[0007]在所述的伞柄顶部设有报警器,所述伞柄下端设有控制报警器的控制开关,所述按钮开关连接LED照明灯,所述报警器与控制开关相连接,所述按钮开关与控制开关均与电池相连接,通过报警作用的报警器避免了非法人员的使用者的伤害,保障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增加雨伞的使用功能。
进一步,所述的伞柄上包裹有防水的透明布,所述透明布是由防水材料制成,把整个伞柄缝制其中,有效防止了水流入到伞柄内,影响电源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电池设置在伞柄的底部,增加了下端的重量,使雨伞的重心下移,防止风力过大而被风吹走,更加安全可靠,并在伞柄安装有照明作用的LED照明灯以及报警作用报警器,防止交通事故发生,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并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和使用方便的优点,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伞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雨伞,包括雨伞1、电池2、按钮开关3、控制开关5、透明布和LED照明灯4。在伞柄的底部安装有电池2和按钮开关3,该按钮开关3安装在电池上面,并仅靠电池1,增加了下端的重量,使雨伞的重心下移,防止风力过大而被风吹走,更加安全可靠。在伞架下安装防水的LED照明灯4,该LED照明灯4设置在伞布下面,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通过照明的LED照明灯4,便于人们在漆黑的夜晚行走,同时,对行驶的车辆起到了警示作用。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伞柄顶部设有报警器6,所述伞柄下端设有控制报警器6的控制开关5,所述按钮开关3连接LED照明灯4,所述报警器6与控制开关5相连接,所述按钮开关3与控制开关5均通过电路与电池2相连接,通过报警作用的报警器6避免了非法人员的使用者的伤害,保障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增加雨伞的使用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伞柄上还包裹有防水作用的透明布,该透明布采用防水材料制成,把整个伞柄缝制其中,防止雨水留下时进入伞柄内,避免伞柄内的电路短路。
在使用中,当需要避雨照路的时候,根据电学原理,先打开雨伞1,然后按下按钮开关3,LED照明灯4发亮,从而完成了避雨照路的任务,方便人们夜间雨中行走。同时,当遇到非法分子时,只要打开控制开关5,则报警作用的报警器6发出报警鸣笛,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对非法分子起到警示作用,增加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7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净化模块
- 下一篇:一种垃圾臭气的脱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