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沼气收集井渗沥液的抽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7974.4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7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祥;许忠祥;马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傅戈雁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沼气 收集 井渗沥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排装置,具体为一种沼气收集井渗沥液的抽排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绿色再生能源的开发,对垃圾填埋气收集利用(供热、沼气发电),已为我国较多科研机构和科学家所重视,它既减少对空气污染保护环境又作为新的能源再服务于人类。我国较多地区企业对垃圾填埋气收集利用已积极关注和投入,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地区开发成功并产出了一定效益。
在垃圾填埋气收集中,对集气井、输气管重高的渗沥液排放工序,在填埋气收集工程中是较重要的一道工艺。如集气井中的渗沥液水位过高它会影响单井的产气量和集气量。由于填埋气中的甲烷含量较高,如果采用电气设备排水(敷设电缆费用高),一旦产生电火花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和经济损失。
因此设计一种安全可靠、造价便宜的沼气收集井渗沥液的抽排装置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沼气收集井渗沥液的抽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电气设备排水的安全性低,造价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沼气收集井渗沥液的抽排装置,包括井上装置与井下装置,所述的井上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送气总管、支管和分气包,送气总管的一端与分气包上的支管相连通,另一端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分气包上设置有若干送气管;井下装置为排水器总成,包括井口法兰、高压进气管、出水管和排水器底座,所述的分气包的送气管与沼气收集井的高压进气管连通,高压进气管从排水器底座侧壁接入,在排水器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竖直排水管;所述的高压进气管、排水器底座和排水管置于一侧壁带孔洞的圆管内;圆管顶上安装有一带气孔和水孔的井口法兰,高压进气管和排水管分别从气孔和水孔穿过。
所述的排水器底座由上至下依次为喷嘴、喷体和制面阀底座,所述的喷嘴周围设置有一圈渗沥液出口;所述的制面阀底座底部设有与收集井连通的进液孔,进液孔上设置有一直径比进液孔略大的PVC小球。当高压进气管通过喷嘴压入高压气体时,气体通过压制PVC小球,使得PVC小球抵住进液孔;当收集井内的渗沥液水位足够高时,液体将PVC小球顶起,通过进液孔进入排水器底座,并通过喷嘴进入排水管,直至排出。
所述的排水器器壁由外而内依次为:布有10mm孔的PE花管、耐腐蚀的不锈钢丝网罩和不锈钢弹簧。不锈钢弹簧的外侧紧贴网罩,以防止网罩在高压下变形。
所述的花管为PE管,所述的孔洞直径为10mm,孔间距为15mm。
所述的高压进气管和分气包的送气管之间设置有压力表和安全阀,用于观察各收集井中的气压情况。
所述的法兰为De160PE法兰片。
所述的高压进气管的管口为外丝接口。
所述的排水管的管口为外丝接口,设置有阀门,阀门为外丝接口。
所述的送气总管、支管、高压送气管均为耐腐蚀管材。
上述材料耐高温60度左右;所有需要连接的材料均采用丝牙和螺栓连接。
按照空气压力情况和各井的深度不同,将若干个集气井进行分组。2-6口井为一组。每组配置一个分气包,各分气包与送气总管相连,总管直接连接至空气压缩机。在井下渗沥液达到一定容量和深度(渗滤液的深度达到排水器的高度)后,由空气压缩机通过管道送气,通过空气压力将井内的渗沥液通过井口的出水管导排出。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设计而成的抽排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维修方便,损坏率低。
(2)对集气井内花管变形的要求不高。
(3)安全性高(不会应产生电火花而形成爆炸事故),按新垃圾填埋场的处置新标准建议:不允许使用电动排水设备。
(4)材质: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气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喷嘴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喷嘴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制面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分气包 11、送气管 12、压力表 13、安全阀 20、排水器 21、法兰 22、高压进气管 23、排水管24、排水器底座 25、水孔 26、气孔 27、孔洞 28、圆管 30、喷嘴 31、制面阀底座 32、进液孔 33、PVC小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79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档式快排地漏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软件在线更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