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写笔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7993.7 | 申请日: | 200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6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邹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0 | 分类号: | H01Q1/10;H01Q1/22;G06F3/033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写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写笔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电视的发展,很多移动终端设备都配置了手机电视功能。但是,近年来,移动终端设备都朝着小型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在要求手机电视天线(拉杆天线)尽可能少的占用设备空间。
目前,常规拉杆天线采用集成在手写笔上的方式,以节省设备空间,但手写笔和天线无法同时使用(如图1-2所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拉杆天线集成在手写笔上、手写笔和天线可以独立使用的手写笔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手写笔天线,包括拉杆天线、手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天线包括转轴、钢管部分和天线帽,所述的手写笔包括笔尖、钢管部分和轴套,所述的拉杆天线插在手写笔内部或者拉杆天线与手写笔分体设置。
所述的转轴设在拉杆天线的底部,所述的天线帽设在拉杆天线的顶部,转轴与天线帽通过钢管部分连接。
所述的钢管部分由2-5节可伸缩钢管套接组成。
所述的笔尖设置在手写笔的低端,所述的轴套设置在手写笔顶端,笔尖通过钢管部分连接轴套。
所述的钢管部位由1-3节可伸缩钢管套接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拉杆天线插在手写笔内部,节省了设备空间;
2.拉杆天线可以与手写笔分离,用户可以同时使用拉杆天线和手写笔,增强了使用功能;
3.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手写笔天线的收缩状态图;
图2是现有手写笔天线的展开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写笔天线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写笔天线分离状态的拉杆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写笔天线分离状态的手写笔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手写笔天线拉杆天线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手写笔天线手写笔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3~图7所示,一种手写笔天线,包括拉杆天线1、手写笔2,所述的拉杆天线1设在手写笔2内部,所述的拉杆天线包括转轴11、钢管部分12、天线帽13,所述的手写笔2包括笔尖21、钢管部分22、轴套23,所述的拉杆天线1插在手写笔2内部,所述的拉杆天线1可以与手写笔2分离。
转轴11设在拉杆天线1底部,将拉杆天线1从手写笔中取出后,拉杆天线1通过转轴11与使用天线的设备如手机等连接。
天线帽13位于拉杆天线顶部,用户通过天线帽收展天线,钢管部分12在天线展开后,可以接收和发射射频信号。
笔尖21设置于手写笔底端;钢管部分22可以是1节,也可以是两节,当为两节时,可以收展;轴套23位于手写笔顶端,轴套23可以防止拉杆天线1从手写笔2掉出。
本实用新型所应用的负载可以是移动电话机等移动终端。
实施例2
一种手写笔天线,包括拉杆天线、手写笔,所述的拉杆天线设在手写笔内部,所述的拉杆天线包括转轴、钢管部分和天线帽,所述的转轴设在拉杆天线的底部,所述的天线帽设在拉杆天线的顶部,转轴与天线帽通过钢管部分连接,钢管部位由2节可伸缩铜管套接组成。所述的手写笔包括笔尖、钢管部分和轴套,笔尖设置在手写笔的低端,所述的轴套设置在手写笔顶端,笔尖通过钢管部分连接轴套,钢管部位由1节可伸缩铜管套接组成。不使用天线时,将拉杆天线插在手写笔内部,使用天线时,将拉杆天线从手写笔中取出,通过拉杆天线的转轴与待用设备连接。
实施例3
一种手写笔天线,包括拉杆天线、手写笔,所述的拉杆天线设在手写笔内部,所述的拉杆天线包括转轴、钢管部分和天线帽,所述的转轴设在拉杆天线的底部,所述的天线帽设在拉杆天线的顶部,转轴与天线帽通过钢管部分连接,钢管部位由5节可伸缩铜管套接组成。所述的手写笔包括笔尖、钢管部分和轴套,笔尖设置在手写笔的低端,所述的轴套设置在手写笔顶端,笔尖通过钢管部分连接轴套,钢管部位由3节可伸缩铜管套接组成。不使用天线时,将拉杆天线插在手写笔内部,使用天线时,将拉杆天线从手写笔中取出,拉杆天线与手写笔分体设置,通过拉杆天线的转轴与待用设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79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选择寻星方式的对星系统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同步式电池极片轧机液压平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