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实肋板防屈曲筋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8051.0 | 申请日: | 200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7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B63B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17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实肋板防 屈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来说涉及应用在船舶实肋板上的防屈曲筋。
背景技术
根据SOLAS公约要求,2006年1月1日以后建造的20000总吨及以上的散货船,需满足PMA的要求,在肋板上要设有600x800的开孔,通常垂直放置,而现有规范规定,在实肋板厚度满足规范的情况下,当其开孔高度小于双层底高度的50%时,可不予加强,但近年来,由于各造船厂的工艺水平不尽相同,在不当的分段堆放及大合拢顺序下,会导致肋板开孔处的屈曲变形。
在船舶的建造过程中,由于不当装配及合拢顺序所引起的肋板开孔处屈曲变形问题。如图1所示,其为某散货船的一个典型实肋板剖面,其双层底的高度为1780mm,开孔1′高度为800mm,小于1/2的实肋板高度,按理说可以不进行加强处理,但前述已提到,在不当的建造方式下,可能会给实肋板开孔处带来变形的后果,下面我们可以简单的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现象。假设在大合拢时,双层底分段已大部分合拢完毕,此时再大批量的将舷侧及顶边舱分段与之合拢,若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增加横向强度,坞墩布置要是再不合理,这样的话,在船舶的两舷,势必会产生一对施加在靠近船中部分实肋板上的附加弯矩,类似于船体梁的中拱状态,如此,实肋板的上半部就会受拉,而下半部受压,极易导致实肋板开孔下缘处的屈曲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船舶实肋板防屈曲筋,该防屈曲筋可以有效的防止不当的装配及合拢顺序所引起的肋板开孔处屈曲变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船舶实肋板防屈曲筋,所述实肋板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上下边缘设置有防屈曲筋。
一般的在实肋板横向方向上开有四个腰圆孔,腰圆孔的高度为800mm,宽度为600mm,在靠近右侧的两个腰圆孔上下边缘分别设置有一根防屈曲筋。通过采用双面连续角焊缝的焊接方式,将所述防屈曲筋牢固地焊接在靠近右侧的两个腰圆孔上下边缘上。
所述防屈曲筋的长度等于其所在区域内船舶的一个纵骨间距,高度为150mm,厚度为10mm,两端削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预先将防屈曲筋焊接在肋板开孔的上下边缘,可以有效的防止在肋板在建造过程中发生变形,本实用新型可操作性好,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现有的实肋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肋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船舶在小装配阶段,预先在肋板开孔的上下边缘加设防屈曲筋,如此一来,在实肋板厚度满足规范的情况下,无论是在小装配、小合拢、中合拢乃至于大合拢阶段,都不会因为建造顺序的不当而导致肋板开孔处的屈曲变形,同时也控制了实肋板的厚度,避免加厚,这样的话,可以说一来在建造过程中,为国家节约资源的同时也为船东降低了造船成本,二来在今后长期的营运过程中,更因为船舶自重的减轻而多装货,为船东带来直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看图2
实肋板的结构剖面如图所示,其在横向方向上设置有四个开孔1,四个开孔1均匀大小、均匀布置,开孔1为腰圆孔,腰圆孔的高度为800mm,宽度为600mm。而其双层底的高度为1780mm。
为了防止变形,预先在实肋板最右侧的两个开孔1的上下边缘加设防屈曲筋2,通过采用双面连续角焊缝的焊接方式,将屈曲筋2焊接在开孔1的上下边缘,并适当加大屈曲筋2两端的焊角高度,以提高其抗强度。通常只对厚度为t4,t5的两个板格进行加强。一来此处受的附加弯矩最大,二来此处厚度通常也是所有实肋板板格中最小的,因为为了提高双层底的抗剪能力,厚度为t1,t2,t3的板格经有限元计算后,一般都会适当加厚的,已具备一定的抗屈曲的能力,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其与实肋板进行连接,为了使得在建造过程中,工人尽可能方便简单地对其进行装配定位,其两端常作削斜处理。
为了使防屈曲筋2达到应有的效果,防屈曲筋一般采用扁钢,所述防屈曲筋的长度等于其所在区域内的一个纵骨间距,高度为150mm,厚度为10m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8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