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压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8658.9 | 申请日: | 200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89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瑞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庆 |
主分类号: | H01H35/34 | 分类号: | H01H3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000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压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出现了水资源状况恶化的趋势,水资源短缺及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凸显。针对城市自来水的二次污染问题以及由于源水污染续存在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的以反渗透膜为核心过滤单元的家用纯水机进入千家万户。现有的家用纯水机是以反渗透膜为核心过滤单元,经过对自来水的多级预处理以及增压后,再进入反渗透膜单元,所产纯水可完全符合发达国家的生活饮用水标准。
在家用纯水机中,感压开关是构成纯水机系统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现有纯水机的感压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在用户用水时,纯水机水路中水压降低,低于感压开关设定值时,感压开关控制纯水机系统开始运行制备纯水,直到感压开关感应到水路中水压达到设定值时,感压开关才控制纯水机系统停止工作。通用的感压开关存在的问题是,一旦用户使用纯水机储水桶中的纯水,即使用量很少,也会造成水路中水压降低,此时感压开关感应到水路中水压降低,便会控制纯水机开始工作,制备纯水。但是在纯水机储水桶中的纯水使用量较少时,在感压开关控制纯水机工作的过程中,反渗透膜前后压力差很小,此时纯水机制备纯水的效率很低,大部分的源水会被作为浓水排放,极大的浪费了水资源,同时由于纯水机系统频繁在开、关状态下切换,也增大了设备的磨损,减小了纯水机系统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感压开关,该感压开关能够在所感应的感压流道中的水压低于设定水压值时,控制电路在通、断状态之间切换或控制设备在运行、停止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感压开关,包括底座及控制延时高压开关电路在接通、断开两种状态之间切换的控制组件,底座上设有相通的源水口一、源水口二,所述底座内设有压力腔、泄压水腔;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感应压力腔内水压的感压膜片;所述压力腔腔体上设有水路由底座内感压流道流向压力腔的单向通水结构;所述泄压水腔通过泄压流道与压力腔接通,泄压水腔设有开口构成泄压封水口,感压流道内还设有密封该泄压封水口的封水垫片、泄压弹簧,泄压弹簧一端作用于感压流道内壁,一端通过泄压垫板作用于封水垫片。
本方案的压力腔由感压膜片、单向阀软垫及感压开关本体围成的腔体构成,泄压水腔由感压开关本体构成的腔体形成,本方案的感压开关用于纯水机系统或其他流体设备中时,初始状态时感压流道处于水等于感压开关的停机设定压力值时,感压流道内水源通过单向通水结构流入压力腔,此时压力腔内水压压力与感压流道内水压相等,即感压膜片所感应的压力腔内水压等于感压开关的停机设定压力值,感压开关控制电路断开或设备停止工作;当纯水机储水桶中的纯水使用量较少时,感压流道内水压减小,但是在感压流道内水压及泄压弹簧对封水垫片的作用力能够克服泄压腔内水压对封水垫片的作用力时,能够确保封水垫片对泄压封水口的密封作用,即此时压力腔内水压仍然不会改变,即在纯水机储水桶少量用水,感压流道内水压减小幅度没有低至设定开机压力值时,感压开关仍保持控制电路断开或设备停止工作的状态;直到纯水机储水桶中的纯水持续使用,感压流道内水压持续减小,减小到等于设定开机压力值时,泄压腔内水压对封水垫片的作用力克服感压流道内水压及泄压弹簧对密封垫圈的作用力,使得封水垫片向远离泄压封水口的方向移动,泄压腔内水源流出,此时感压膜片所感应的压力腔内水压减小,感压开关控制电路接通或设备运行工作。显然,该感压开关的开机压力值可以根据设备情况进行调整。
所述泄压水腔对应的感压流道处设有与感压流道外壁构成紧固密封连接的下盖,泄压弹簧一端作用于下盖内壁。
所述下盖与泄压弹簧接触处设有可调节泄压弹簧压缩程度的泄压调节件,泄压弹簧一端作用于泄压调节件内壁。该结构便于对安装好后的感压开关的开机压力值进行调整,即只有在感压流道内水压等于开机压力值时,感压开关才控制电路接通或设备运行工作。
所述泄压调节件与下盖为螺纹可调连接,泄压调节件与下盖之间通过柱封软环密封。其调节方式也可以为卡接调整或其他调整方式。
所述单向通水结构由压力腔腔体上的开口构成的进水口和压力腔内密封该进水口的单向阀软垫构成,所述单向阀软垫具有指向进水口的弹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庆,未经刘文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86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