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8736.5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14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壁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壁勋 |
主分类号: | B25C11/00 | 分类号: | B25C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永斌;吴彦峰 |
地址: | 621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拆除各种订书钉的取针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取针装置基本上由两种类型,其中一种是通过助力臂上设置的类似尖锥的结构,在助力臂合拢后,两只尖锥同时用力的情况下,将尖锥压入订书针与物品之间的空隙中,然后轻轻提拉将订书针取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多数时候,尖锥是没有办法插进订书针与物品之间的缝隙当中的,即使在用力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但是难免造成物品的损坏;另一种是用薄的钢片取代上述的尖锥,利用富有弹性的钢片直接插入到订书针与物品之间的空隙,通过拉扯将订书针取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物品很容易就被撕裂,从而导致重要的文件毁损;另外申请人在2008年3月28日申请的名称为“一种取针器”,申请号为200820062690.3的专利中提到了一种取针器,能够克服上述两种现有技术的缺点,但是在取针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对书钉进行固定或是夹紧,书钉容易随取针器的内壁滑动,使取针的难度加大甚至对物品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轻松的将订书钉固定夹紧并取出且不致使被取物品损坏的取针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取针器,包括上助力臂和下助力臂,上助力臂的一端和下助力臂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上助力臂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块朝向下助力臂的片状体一,下助力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朝向上助力臂的片状体二,当上助力臂和下助力臂合在一起时,片状体一的外壁紧贴在片状体二的内壁上,所述片状体一的内壁上设置有推进部。
所述推进部设置在片状体一的内壁上且与片状体一的顶部齐平。
所述推进部设置在片状体一的顶部上方的内壁上。
所述推进部的长度可以是与片状体一的宽度一致,也可以小于片状体一的宽度,也可以是分段的结构。
所述片状体一与上助力臂之间以及片状体二与下助力臂之间设置有加强体。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的过程中,当上助力臂和下助力臂闭合时,推进部会将订书针向片状体二的根部推进,这样通过片状体一和片状体二以及推进部可以将订书针很好的固定夹紧,然后只需轻轻往外用力,即可取下订书针,整个过程既能保证能快速的取下订书针,又能保证不会对物品造成损坏。
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且能轻松的将订书针固定夹紧并取出而不致使被取物品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侧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推进部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是上助力臂 2是下助力臂 3是片状体一
4是片状体二 5是推进部 6是加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优选实施例
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取针器,包括上助力臂1和下助力臂2,上助力臂1的一端和下助力臂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上助力臂1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块朝向下助力臂2的片状体一3,下助力臂2的另一端设置有朝向上助力臂1的片状体二4,当上助力臂1和下助力臂2合在一起时,片状体一3的外壁紧贴在片状体二4的内壁上,所述片状体一3的内壁上设置有推进部5。
如图2所示的一种取针器,所述推进部5设置在片状体一3的内壁上且与片状体一3的顶部齐平。
如图3所示的一种取针器,所述推进部5设置在片状体一3的顶部上方的内壁上。
如图4所示的一种取针器,所述推进部5的长度可以是与片状体一3的宽度一致,也可以小于片状体一3的宽度,也可以是分段的结构。
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取针器,所述片状体一3与上助力臂1之间以及片状体二4与下助力臂2之间设置有加强体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壁勋,未经陈壁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8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雨水地面径流发电系统
- 下一篇:海上发电装置